一、基礎(chǔ)知識平臺(共16分)
1.看拼音寫漢字。(4分)
蹲jù( ) chóu( )和 pì( )喻 招l(wèi)iǎn( )
chún( )樸 jì( )諱 晶yínɡ( ) 規(guī)jǔ( )
2.結(jié)合具體語言環(huán)境解釋加點詞語。(4分)
(1)或見景生情,即物起興,用各種豐富譬喻,比賽機智才能。
(2)也唱其他故事,貫穿古今,引經(jīng)據(jù)典,當事人照例一本冊,滾瓜熟,隨口而出。
3.判斷正誤(4分)
(1)《云南的歌會》出自現(xiàn)代作家沈從文之手,中篇小說《邊城》標志著他小說的成熟。( )
(2)汪曾祺的《端午的鴨蛋》文筆自然生動,語言平實。作者善于從小場景、小敘事中寫出人生的滋味。( )
(3)生活中處處都是美,魯迅從街頭巷尾的商販的吆喝中聽出了生活情趣,因而寫下了《吆喝》一文。( )
(4)當代作家馮驥才在《俗世奇人》中塑造了兩位有著獨特技藝、獨特性格的民間高人的形象。他的小說《神鞭》榮獲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 )
4.名句積累(4分)
古詩詞中以流水喻愁的句子很多,請寫出連續(xù)的兩句。
二、綜合性學習實踐(44分)
(一)課內(nèi)現(xiàn)代文閱讀(14分)
閱讀《吆喝》選段回答問題。
叫賣實際上就是一種口頭廣告,所以也得變著法兒吸引顧客。比如賣一種用秫秸稈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藝兒賽活的!庇械倪汉雀嬖V你制作的過程,如城廂里常賣的一種近似燒賣的吃食,就介紹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兒又白搭。面的包兒來,西葫蘆的餡兒啊,蒸而又炸!币灿泻唵涡┑模纭胞u煮喂,炸豆腐喲”。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兒的白薯”或“蘿卜賽過梨”!昂J兒——冰塔兒”既簡潔又生動,兩個字就把葫蘆(不管是山楂,荸薺還是山藥豆的)形容得晶瑩可人。賣山里紅(山楂)的靠戲劇性來吸引人,“就剩兩掛啦”,其實,他身上掛滿了那用繩串起的紫紅色果子。
有的小販吆喝起來聲音細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我怕聽那種忽高忽低的。也許由于小時人家告訴我賣荷葉糕的是“拍花子的”(拐賣兒童的),我特別害怕。他先尖聲尖氣地喊一聲“一包糖來”,然后放低至少八度,來一氣“荷葉糕”。這么叫法的還有個賣蕎麥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喲”了一聲,把我嚇了個馬趴。等我站起身來,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蕎麥皮耶”。
1.在文中畫出你喜歡的句子,試體會作者的語言特色。(4分)
2.你認為當年“我”聽到“賣蕎麥皮”的吆喝會嚇了一個馬趴,多年以后,回憶起這叫賣聲,作者應(yīng)該是一種怎樣的情感?(2分)
3.選文的第一段叫賣有的吆喝告訴你制作過程,有的借甲物來形容乙物,有的靠戲劇性吸引人。在生活中,你聽到類似的叫賣聲嗎?如果有,請寫出一兩句。(4分)
4.文中說,叫賣實際上就是一種口頭廣告,請你為自己所喜歡的食品或飲料設(shè)計一個口頭廣告。(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