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家長為避免考生中考時被體育成績“拖后腿”,在寒假或考前為考生進行集中“補課”。不少培訓機構(gòu)也瞄準了這個商機,紛紛在“北京中考體育培訓班”下工夫。有的打出了“簽約牌”,保證讓學生提分;有的則開設“一對一”輔導班,收費最高的達到8400元。
近年來,我們常常能看到關于大學生體育課找人替課,或者長跑找人替跑、運動后猝死的新聞,也總是感嘆大學生缺乏體育鍛煉,身體素質(zhì)太差等等,但是卻總是忽視,之所以大學生不喜歡運動,對體育課敬而遠之,習慣其實從小就形成了。小學體育課動輒被改為自習或被主要科目占用的現(xiàn)象仍然存在,學校和家長也依舊把學習成績擺在德、體、美的前面。
為了強制學生參加運動,近年來各地把體育加試納入中考成績,也算是煞費苦心。確實,為了應付體育加試,很多面臨中考的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也不得不抽出時間進行高強度的鍛煉。中考體育考試意在測試學生身體素質(zhì),但這30分在學生的升學成績中能頂 “一道大題的分數(shù)”,不少學生和家長都認為,關系著能否升入好的高中,這個分 “丟不起”, 實際上,就是把體育加試的分數(shù)攤?cè)胝麄中考的成績,那么,體育考試的初衷就無所謂了。
但學校、家長和學生都忽略了,體育鍛煉不像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通過突擊學習就能掌握,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好的身體素質(zhì)要靠長期的積累,如果指望“臨時抱佛腳”,那么既不符合設計體育加試的初衷,又有可能導致孩子們在高強度的準備考試過程中受傷,從而影響學習生活。
應試教育、分數(shù)至上的學習已經(jīng)不再適合當今社會的發(fā)展,一方面我們要繼續(xù)推進素質(zhì)教育,另一方面也需要學生、家長轉(zhuǎn)變觀念,身體健康和學習進步同等重要,一定要養(yǎng)成平時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在面對中考、高考的體育加試時就能體現(xiàn)出優(yōu)勢,獲得滿意成績的同時,更獲得了強健的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