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稱,內地近年致力發(fā)展校園足球,其中北京今年起將足球項目納入中考體育測試的選測項目,并重點推展遠郊區(qū)的校園足球。
據香港《東方日報》網站1月18日報道,北京市教委稱,因場地和師資等因素,暫未能在全市小學大面積推行足球發(fā)展計劃,今年將從外國聘請足球教師赴京教學。
派教師英法取經
對于足球項目今年納入中考體育測試的選測項目,北京市教委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處處長王軍稱此舉可增加學生的選擇性,并豐富考試內容,但學生并非必須參加足球測試。
王軍表示,北京目前有200所足球學校,其中小學有113所,其他類別學校有87所。現時只會派足球教師到歐洲足球強國的法國和英國學習,日后將陸續(xù)擴至其他國家。
報道稱,北京市注重遠郊區(qū)的校園足球發(fā)展,今年將從阿根廷、荷蘭等國家聘請足球教師赴京教學,重點考慮派往遠郊區(qū)的學校。另已從日本聘請著名的青訓教練,每月專程從日本到平谷區(qū)開展教學工作;延慶區(qū)亦已經與北控足球俱樂部合作發(fā)展校園足球。
【延伸閱讀】港媒:內地足球崛起從幼兒園抓起 大班會扣球過人
參考消息網1月16日報道 港媒稱,中國追求足球崛起,從3歲小孩開始抓起。內地近日出版首部幼兒足球教材《幼兒關鍵期足球》,教材中包括小班、中班和大班階段的足球教學內容。根據教材,中班幼兒將學習運球擺球,大班幼兒則要學會扣球過人。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15日援引《京華時報》報道,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出版發(fā)行的《幼兒關鍵期足球》由兒童心理與兒童體能教育專家殷紅博所著。小班教學內容以足球游戲為主,引導幼兒學習用身體觸球、夾球、拉球等,重點培養(yǎng)幼兒用腳踢球的習慣,培養(yǎng)幼兒的球感和對足球運動的興趣。
報道稱,中班教材則引入踏球、運球、擺球等基本足球技能,重點培養(yǎng)幼兒的控球能力、腳部的靈活性。
進入大班,幼兒則要學習扣球過人、腳背射門、兩人傳接球等足球比賽實戰(zhàn)中需要的技能,重點培養(yǎng)幼兒踢球射準的能力
據報道,足球教材中每個教學內容都是四機位拍攝。在教師動作示范部分,進行了動作要領分解,并利用瞬間暫停、慢動作等展示關鍵動作。殷紅博說,即使是沒有任何足球基礎的教師,都可以跟著視頻學會基本動作技能,并根據視頻中的教學步驟開展足球教學。
至此,內地已經出版了專門針對幼兒園、小學和中學學生的足球教材。
去年4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中小學足球叢書面世。根據教材,三至四年級學生將學習腳背正面顛球等基本技能,五至六年級則學習多種部位顛球等相對復雜的技能。
去年出臺的《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提出,10年內中國要建5萬所足球特色學校。內地不少中小學也已經推出足球課,教育部提出將足球學習情況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參考,踢得好的青年學生,還有可能可赴國外學習。
內地高等學府北京大學今年也面向足球特長生開出招生計劃,只要通過男子足球測試,高考成績只要達到二本線就可獲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