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省達(dá)州市中考物理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1-10題為物理題,每小題3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5:DBBCB 6-10:ADCDB
二、填空題(本大題9個小題,共22分,將正確答案直接填寫在答題卡相應(yīng)的位置上,物理部分55分)
11相互;運動狀態(tài);人與車的總重力。
12小于;2。
13.0.05;變小。
14.12;525;不可再生。
15.<;>。
16.15;9;1.5A。
17.6。
18.保護電路;50;0.72。
19.12;10;0.3。
三、作圖題(本大題2小題,每小題3分,共6分)
20.
21.
四、創(chuàng)新設(shè)計與實驗探究題(本大題2小題,共13分)
22.(1)1.6;(2)無關(guān);(3)1.6;(4)F浮>G;(5)160(6)0.8×103。
23.解:(1)該實驗的實驗原理是P=UI;
小燈泡額定電壓為3.8V,燈絲電阻約為12Ω,由歐姆定律,燈的額定電流約為:
I==≈0.32A,電源電壓為6V,小燈泡額定電壓為3.8V,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規(guī)律及歐姆定律,燈正常發(fā)光時,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
R滑===6.9Ω,選用“20Ω 0.5A”的滑動變阻器B;
(2)燈的額定電壓為3.8V,故電壓表應(yīng)選用大量程與燈并聯(lián),如下圖1所示:
(3)經(jīng)分析,小田確認(rèn)電路連接無誤后閉合開關(guān),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小燈泡始終不發(fā)光且電壓表的示數(shù)都接近電源電壓,則電路的故障是燈泡斷路。
(4)由繪制出了小燈泡的電流隨電壓變化的圖象知,燈的額定電壓下的電流為0.3A,則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P=UI=3.8V×0.3A=1.14W;
(5)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當(dāng)變阻器的電壓為:6V﹣3.8V=2.2V時,燈的電壓為額定電壓,故將電壓表并聯(lián)在變阻器的兩端,如下圖2所示:
(6)由圖乙知,小燈泡的實際電壓是額定電壓一半時的電流約為0.22A,電功率為:
P1=1.8V×0.22A=0.396W;
小燈泡的實際電流是額定電流一半時(0.5A)對應(yīng)的電壓約為1V,燈的實際電功率為:
P2=1V×0.5A=0.5W,則P1小于P2。
故答案為:(1)P=UI;B;(2)如上圖1;(3)燈泡斷路;(4)1.14;(5)如上圖2所示;(6)小于。
五、綜合運用與計算題(本大題2小題,每小題7分,共14分.解答時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說明、公式和計算過程,只寫結(jié)果不得分)
24.解:(1)小燈泡上標(biāo)有“6V 3.6W”字樣,表示燈的額定電壓為6V,額定功率為3.6W,燈的額定電流:
I===0.6A,燈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RL===10Ω,
當(dāng)只閉合S、S2,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中點時,燈與變阻器串聯(lián),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故燈的電壓為6V,電路中的電流為0.6A,根據(jù)歐姆定律和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電源電壓:
U=UL+U滑=6V+I×0.5R滑=6V+0.6A×20Ω=18V;
(2)當(dāng)只閉合S、S2,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A端時,燈與變阻器的最大電阻串聯(lián),根據(jù)電阻的串聯(lián),
R串聯(lián)=RL+R滑=10Ω+40Ω=50Ω,由歐姆定律,小燈泡兩端的實際電壓:
U實=I實RL==×10Ω=3.6V
(3)所有開關(guān)都閉合,滑片滑到A端時,R2與變阻器的最大電阻并聯(lián),電流表A2測R2的電流,電流表A1測總電流,A1、A2的示數(shù)之比是3:1,根據(jù)并聯(lián)電路電流的規(guī)律,通過變阻器的電流為R2的2倍,根據(jù)分流原理,
R2=2×40Ω=80Ω;
當(dāng)燈的電流最小時,根據(jù)P=I2R,燈的實際功率最小,由圖知,當(dāng)R2與燈串聯(lián),即閉合S3時,電路的總電阻最大,電路的電流最小,I小===0.2A,故小燈泡消耗的最小電功率:
P=I小2RL=(0.2A)2×10Ω=0.4W。
答:(1)電源電壓為18V;
(2)當(dāng)只閉合S、S2,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A端時,小燈泡兩端的實際電壓為 3.6V;
(3)小燈泡消耗的最小電功率為0.4W。
25.解:(1)當(dāng)物體完全露出水面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所以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shù):n====3,
A圖中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shù)為3,B圖中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shù)為4,C圖中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shù)為5,所以工人所使用的滑輪組是A圖;
(2)由題知,繩的質(zhì)量、滑輪與軸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均忽略不計,當(dāng)物體完全露出水面時,F(xiàn)=(G物+G動)
G動=3F﹣G物=3×400N﹣90kg×10N/kg=300N,
此時人對地面壓力:F壓=G人﹣F=60kg×10N/kg﹣400N=200N,
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對滑輪組的拉力:F拉'=G物﹣F浮,完全露出后物體對滑輪組拉力F拉=G物,所以物體被打撈出水面后對滑輪組拉力增大,繩子自由端拉力隨之變大,人對地面壓力變小,壓強變小,
由p=可得物體完全露出水面后,人對地面壓力增大量:△F=△pS=4×104Pa×2.5×10﹣3m2=100N,
所以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時人對地面壓力F壓'=F壓+△F=200N+100N=300N,
此時人對繩子自由端拉力:F'=G人﹣F壓'=60kg×10N/kg﹣300N=300N,
且F'=(F拉'+G動)=(G物﹣F浮+G動)
所以:F浮=G物+G動﹣3F'=90kg×10N/kg+300N﹣3×300N=300N;
(3)由P===Fv可得,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時繩子自由端的速度:
v===0.6m/s,
由v=nv物可得,物體的上升速度:
v物===0.2m/s。
答:(1)A;
(2)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300N;
(3)物體上升的速度為0.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