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激情五月亚洲色五月,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欧美婷婷丁香五月天社区

      考試首頁 | 考試用書 | 培訓課程 | 模擬考場  
        當前位置: 中華考試網(wǎng) >> 中考 >> 中考生物 >> 生物模擬題 >> 四川生物模擬題 >> 文章內(nèi)容
        

      2016四川中考生物一輪專項訓練試題11_第2頁

      來源:中華考試網(wǎng)收藏本頁   【 】  [ 2016年1月7日 ]

        16.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細胞膜上,如果將細胞培養(yǎng)在含藥品X的培養(yǎng)基中,發(fā)現(xiàn)細

        胞無法制造糖蛋白的糖側(cè)鏈,則此藥品X可能作用于蛋白質(zhì)合成及運輸過程中

        哪種細胞器( )

        A.核糖體 B.線粒體 C.內(nèi)質(zhì)網(wǎng) D.中心體

        17.下列用顯微鏡觀察的實驗中,細胞不需要染色的是

        A.觀察DNA和RNA在口腔上皮細胞中的分布 B.觀察口腔上皮細胞中的線粒體

        C.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 D.觀察紫色洋蔥表皮細胞的質(zhì)壁分離

        18.人體中,下列生理活動不在細胞器中發(fā)生的是( )

        A.丙酮酸的生成 B.CO2的生成 C.唾液淀粉酶的合成 D.抗體的加工

        19.下列對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肌肉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質(zhì)

        B.組成核糖和核酸的化學元素完全相同

        C.酶和核酸都是含有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

        D.人、動物與植物所含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差異很大

        20.下列關(guān)于物質(zhì)跨膜運輸?shù)臄⑹霾徽_的是( )

        A.人體內(nèi)紅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同

        B.葉肉細胞中的CO2進入葉綠體和排出細胞外的方式完全相同

        C.將人體紅細胞置于等滲溶液中,幾乎無水分子進出細胞

        D.海帶細胞通過主動運輸積累I等溶質(zhì),通常不會在海水中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

        21.關(guān)于酶與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所有生物都能獨自形成ATP B.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

        C.酶與ATP均具有高效性與專一性 D.ATP中含有脫氧核糖

        22.有關(guān)呼吸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人體細胞只能進行有氧呼吸

        B.葉肉細胞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總是同時進行

        C.水生植物的根細胞只能進行無氧呼吸

        D.人體細胞只要消耗氧氣,則產(chǎn)生的CO2與消耗的氧氣之比為1:1

        23.下圖是新鮮綠葉的四種光合色素在濾紙上分離的情況,以下

        說法正確的是( )

        A.秋季落葉植物,秋末時葉片中色素主要是丙和丁

        B.提取色素時加入碳酸鈣是為了防止濾液揮發(fā)

        C.水稻在收獲時節(jié),葉片中色素含量是(甲+乙)﹥(丙+丁)

        D.四種色素都能溶解在層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24.荔枝葉片發(fā)育過程中,凈光合速率及相關(guān)指標的變化如下表。敘述正確的是( )

        葉片 發(fā)育情況 葉面積

        (最大面積的%) 總?cè)~綠素含量

        (mg/g•fw) 氣孔相對

        開放度(%) 凈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 新葉展開前 19 — — -2.8

       、 新葉展開中 87 1.1 55 1.6

       、 新葉展開完成 100 2.9 81 2.7

        Ⅳ 新葉已成熟 100 11.1 100 5.8

        注:“—”表示未測數(shù)據(jù).

        A.Ⅱ的凈光合速率較低是因為葉綠素含量低、氣孔相對開放程度小和葉面積小

        B.將Ⅰ置于光溫恒定的密閉容器中,一段時間后,其葉肉細胞中將開始積累乳酸

        C.將Ⅳ置于光溫恒定的密閉容器中,一段時間后,其葉肉細胞中的ATP含量將增加

        D.與Ⅲ相比,Ⅳ的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數(shù)量明顯增多的結(jié)構(gòu)是葉綠體內(nèi)膜

        25. 將剛采摘的新鮮藍莓分成兩等份,一份用高濃度的CO2處理48 h后,貯藏在溫度為1 ℃的冷庫內(nèi),另一份則始終在1 ℃的冷庫內(nèi)貯藏。從采摘后算起每10天取樣一樣,測定其單位時間內(nèi)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假設(shè)呼吸作用以葡萄糖為底物),計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右圖所示曲線。下列有關(guān)分析錯誤的是(  )

        A. 比值大于1,表明藍莓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

        B. 第20天CO2處理組藍莓產(chǎn)生的乙醇量低于對照組

        C. 第40天對照組藍莓有氧呼吸比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D. 為抑制藍莓貯藏時的無氧呼吸,貯藏前可用高濃度的CO2處理一定時間

        26.關(guān)于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實驗過程中,應將酶與底物分別保溫后再混合

        B. 0℃左右低溫會降低酶活性,一定條件下酶活性可以恢復

        C. 超過酶的最適溫度,酶將因為肽鍵被破壞而逐漸失活

        D. 從生活在熱泉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物體內(nèi)最可能找到耐高溫的酶

        27.以下關(guān)于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利用光學顯微鏡可觀察到細胞膜的磷脂雙分子層

        B.西瓜汁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還原糖鑒定的材料

        C.葉綠體的色素提取液不能吸收光能

        D.在稀豆?jié){溶液中加入雙縮脲試劑,振蕩搖勻,可看到溶液變?yōu)樽仙?/P>

        28.很多人認為把水果或蔬菜放在清水中浸泡可以有效除去水果或蔬菜表面的殘留農(nóng)藥。為探究此種處理方法的正確性,某生物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

        實驗一:取相同的青菜各1 kg作為樣本,并對其用不同方法進行處理,結(jié)果如下:

        甲 乙 丙 丁

        處理方法 未做處理 純水沖洗1 min 浸入純水1 min 浸入純水30 min

        1 kg青菜農(nóng)藥殘留量 0.196 mg 0.086 mg 0.097 mg 0.123 mg

        實驗二:取相同的青菜500 g,并將其浸入一定量純水中,每隔一段時間,取出一小片菜葉,測定其細胞的細胞液濃度,所得數(shù)據(jù)可繪出如下曲線。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實驗一中,甲、乙兩組對照可以說明青菜的殘留農(nóng)藥

        經(jīng)純水沖洗可以去掉一部分

        B.實驗一丁組農(nóng)藥殘留量比丙組農(nóng)藥殘留量多,最可能的

        原因是農(nóng)藥分子溶于水后又被植物細胞吸收

        C.在實驗二中,在AB段,細胞對水分子的吸收速率大于

        對農(nóng)藥分子的吸收速率,在BC段,細胞對農(nóng)藥分子的吸

        收速率大于對水分子的吸收速率

        D.綜合上述分析,植物細胞吸收水分和吸收可溶性農(nóng)藥應為同一過程

        29.小麥種子萌發(fā)的最適溫度為300C,將小麥種子分別置于30℃和70℃保溫箱中培養(yǎng)4

        天,依次取等量的萌發(fā)種子分別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3支試管甲、乙、丙,

        分別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圖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餾水,45℃水浴保溫5分

        鐘,立即在3支試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試劑水浴加熱2分鐘,搖勻觀察試管中的顏色。

        結(jié)果是 ( )

        A.甲呈藍色,乙呈磚紅色,丙呈無色

        B.甲呈無色,乙呈磚紅色,丙呈藍色

        C.甲呈磚紅色,乙、丙皆呈藍色

        D.甲呈淺磚紅色,乙呈磚紅色,丙呈藍色

        30.在光照最強的夏季的中午,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反而會降低。此時,細胞內(nèi)C3、

        C5以及ATP含量的變化依次是 ( )

        A.增加、減少、減少 B.減少、增加、增加

        C.減少、增加、減少 D.增加、減少、增加

      將中華自考網(wǎng)添加到收藏夾 | 每次上網(wǎng)自動訪問中華自考網(wǎng) | 復制本頁地址,傳給QQ/MSN上的好友 | 申請鏈接 TOP
      關(guān)于本站  網(wǎng)站聲明  廣告服務  聯(lián)系方式  站內(nèi)導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華考試網(wǎng)(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