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學研究中,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進行準確測量。下列實驗過程中均需要測量,其中不需要計算平均值的是( )
A.測定胸圍差 B.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 C.測定反應速度 D.探究花生種子大小的變異
2.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和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在載玻片上分別滴加清水和生理鹽水。從細胞結構角度分析,滴加不同液體的原因是( )
A.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而動物細胞沒有 B.植物細胞具有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
C.植物細胞具有液泡,而動物細胞沒有 D.動植物細胞的細胞膜均能控制物質進出
3.微小的細菌和真菌是人類的好幫手。人們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及其原理搭配不正確的是( )
A.酵母菌—釀酒—產生酒精 B.乳酸菌—生產泡菜—產生乳酸
C.醋酸菌—制醬—產生醋酸 D.酵母菌—制作饅頭—產生二氧化碳
4.呼吸是動物重要的生理特征,大多數動物都有專門的呼吸器官。兩棲類的呼吸器官不包括( )
A.肺 B.鰓 C.氣門 D.皮膚
5.地球上的植物種類繁多,姿態(tài)萬千。下列植物類群與其特征對應正確的是( )
選項 |
植物類群 |
類別特征 |
A |
種子植物 |
有根莖葉及輸導組織,具有果實和種子 |
B |
蕨類植物 |
有莖葉分化,具假根,無輸導組織 |
C |
苔蘚植物 |
有根莖葉分化,有輸導組織 |
D |
藻類植物 |
多生活于水中,沒有器官 |
6.一粒塵埃悄悄落在一只蟋蟀的背上,一條細長閃亮的絲線從塵埃中伸出,潛入蟋蟀濕潤的身體。數日后這只蟋蟀成為塞滿致命絲線的空殼。這些蟋蟀“殺手”最可能的繁殖方式是( )
A.有性生殖 B.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 D.孢子生殖
7.5月7日,我市衛(wèi)計委主辦的心肺復蘇公益培訓活動在市政府廣場舉行,專業(yè)人員對市民進行了心肺復蘇培訓。下列關于心肺復蘇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施心肺復蘇的前提條件是患者心跳與呼吸發(fā)生驟停
B.胸外心臟按壓前,需讓患者處于側臥狀態(tài)以開放其氣道
C.對成年人胸外心臟按壓時,需疊加雙手用掌根按壓其胸骨下端
D.心肺復蘇時,胸外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以30:2的比例交替進行
8.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時,下列操作不可取的是( )
A.對光時,須將反光鏡鏡面朝向光源方向再適當調節(jié)
B.蓋蓋玻片時,需先將蓋玻片的一側接觸液體再緩緩放下
C.欲將位于左上方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移動裝片
D.觀察時,若在一個視野內未發(fā)現細胞則需要重新制作裝片
9.某種病毒Y是通過稻飛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間傳播的,稻田中青蛙數量的增加可減少該病毒在水稻間的傳播。根據此信息可以判定存在捕食關系的生物是( )
A.青蛙與水稻 B.青蛙與稻飛虱 C.稻飛虱與病毒Y D.病毒Y與水稻
10.光照充足時,天竺葵葉片氣孔開閉情況及散失的氣體分別是( )
A.張開,水蒸氣和二氧化碳 B.張開,水蒸氣和氧氣
C.張開,二氧化碳和氧氣 D.閉合,無氣體散失
11.1981年5月,我國科學家在陜西洋縣發(fā)現了世界上僅存的7只野生朱鹮,隨即拉開世界朱鹮保
護大幕。經過35年的艱辛保護,目前全球朱鹮數量已達2200余只。圖是野生朱鹮自然保護區(qū)的食物網簡圖,下列有關分析有誤的是( )
A.朱鹮位于五條食物鏈的最頂端
B.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是保護朱鹮的最有效措施
C.建立野生朱鹮自然保護區(qū)能夠保護基因的多樣性
D.若有毒物質流入,它會伴隨物質在食物網中傳遞
12.眼睛是人體從外界獲取信息的重要器官,如圖為眼球結構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1無色透明,可透過光線 B.2的大小可通過8來調節(jié)
C.3過度變凸可導致視野模糊 D.5上的感光細胞與視覺形成有關
13.玉米是我市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在農村廣泛種植。玉米農田中( )
A.沒有消費者和分解者 B.無法完成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
C.生物成分少,自動調節(jié)能力弱 D.病蟲害是影響其動態(tài)平衡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