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默寫(15分)
1.斗折蛇行, 。(柳宗元《小石潭記》)
2.錦相貂裘,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3. ,落曰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試問卷簾人, 。(李淸照《如夢令》)
5. ,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二)閱讀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題(4分)
四塊玉·別情
自送別,心難舍,一點(diǎn)相思幾時絕?憑闌袖拂楊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這首元曲的作者是 。(2分)
7.下列對這首元曲的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一項是( )(2分)
A. “一點(diǎn)相思幾時絕”表現(xiàn)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為了避免楊花妨礙視線。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彎。
D.對離別情景的描寫貫穿了整首曲子。
(三)閱讀下文,憲成第8一10題 (9分)
登泰山記(節(jié)選)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fù)循西谷,隧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
余所不至也。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dāng)?shù)勒,世皆謂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蹬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fù)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8.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稱“估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蹬幾不可登
10.這段文字主要寫了 和 。(4分)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1—13題(12分〉
人有饋一木者,家僮曰:“留以為梁!庇嘣唬骸澳拘〔豢耙病!辟自唬骸傲粢詾闂潯!庇嘣唬骸澳敬蟛灰艘病!辟仔υ唬骸澳疽灰,忽病其大,又病其小!庇嘣:“小子聽之,物各有宜用也,豈惟木哉?,’
他日,為余生炭滿爐,烘人。余曰:“太多矣!吮M濕之,留星星三二點(diǎn),欲明欲滅。 余曰:“太少矣!辟自乖唬骸盎鹨灰玻认悠涠,又嫌其少。”余曰:“小子聽之,情各有所適也,豈惟火哉? ”
11.解釋文中加點(diǎn)的詞。(4分)
(1)留以為梁( ) ⑵乃盡濕之( )
12.對畫線句意思理解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4分)
A.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
B.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嫌棄它大,忽而又嫌棄它小。
C.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嫌棄它大,忽而又嫌棄它小。
D.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
13.文中兩件事情分別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話回答)(4分)
第一件: 。
第二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