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行車騎得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這是由于【 】
A、運動快,所以慣性大,因此難停下來
B、剎車時產(chǎn)生的慣性不夠大,所以難停下來
C、由于慣性,即使緊急剎車,也需要運動一段距離才能停下
D、剎車時來不及克服慣性,所以難停下來
2、把一本書放在水平桌面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下列各對力中,屬于一對平衡力的是【 】
A、書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
B、 書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
C、 書受到的重力和書對桌面的壓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
3、在物理學中,牛頓第一定律是用什么方法獲得的【 】
A、單純的實驗方法 B、單純的推理方法
C、數(shù)學推導方法 D、實驗加推測的方法
4、下面做法是為了增大壓強的是【 】
A、書包帶做得較寬 B、日常生活中用刀切東西
C、鐵路的鋼軌鋪在枕木上 D、推土機安裝履帶
5、小王和小李進行爬山比賽,他們從山腳同時出發(fā),結果又同時到達山頂,若想判斷誰的功率大,還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 】
A、二人的體重 B、爬山的時間
C、二人的身高 D、山的高度
6、小王同學在游泳后,從深水處向淺水處步行上岸的過程中【 】
A、他所受的重力逐漸增大
B、他所受的重力逐漸減小
C、他所受的浮力逐漸增大
D、他所受的浮力逐漸減小
7、一個人先后用同樣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木箱,使木箱分別在光滑和粗糙的兩種不同的水平地面上前進相同的距離,關于拉力做的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粗糙的地面上做的功較多
B、在光滑的地面上做的功較多
C、兩次做的功一樣多
D、條件不夠,無法比較兩次做功的多少
8、下列各物體的尺度,按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地球、太陽、銀河系 B、太陽、銀河系、地球
C、銀河系、地球、太陽 D、銀河系、太陽、地球
9、19世紀末,湯姆遜發(fā)現(xiàn)了電子,將人們的視線引入到原子內(nèi)部,由此,科學家提出了原子結構的模型,通過學習,你認為原子結構最接近的是【 】
A、西紅柿 B、西瓜 C、面包 D、太陽系
10、在一個裝滿水的容器中,投入一個質(zhì)量為20g的物體,從容器中溢出15g的水,則該物體在水中的浮沉情況和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是【 】
A、下沉,壓強不變 B、上浮,壓強不變
C、漂浮,壓強減小 D、懸浮,壓強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