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
1、民族區(qū)域自治:是新中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2、一國兩制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影響: 一國兩制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yè)的基本方針。
3、臺灣:
(1)“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
(2)海峽兩岸的交流:
1987年,兩岸打破了近38年的隔絕狀態(tài)。
1991年達成九二共識(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加強兩岸經濟交流,互補互利)。
1995年江澤民提出八項主張的指導思想。
(3)說明: 祖國統一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4、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5、萬隆會議
周恩來;號召亞非各國團結一致、和平相處、友好合作、共同反對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被稱為萬隆精神。
6、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同時恢復的還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合法席位。
7、中美建交
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1979年中國與美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8、1991年11月,中國以主權國家身份,中國臺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為“中國香港”)以地區(qū)經濟體名義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