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題
1.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是_____,用符號_____表示,常用的幾個長度單位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能使測量達到的準確程度由_____決定,測量長度的準確程度與____有關,測量需達到的準確程度與____有關。
3.記錄測量數據時,應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組成。
為了減少測量時產生的誤差,對一個物體的長度測量應該_____測量,然后______值才能接近真實值。
4.機械運動是: ,世界上一切物體都在 ,靜止是_____。
5.地面上建筑的房子,相對于地球是_____的,相對于月亮是 的,
相對于行駛的汽車是______的。
6.人造地球同步衛(wèi)星是靜止的,這時的參照物是______,以______為參照物人造地球同步衛(wèi)星是運動的。
7.直線運動可以分為_____和____兩種,這兩種直線運動的區(qū)別是______,而_______。
8.在學校的運動會上,一個同學用11.5秒的時間跑完了100米,他的速度是_____米/秒,比以15千米/小時的速度騎自行車快米/秒。
9.養(yǎng)蜜蜂的人,在蜜蜂飛過時就能夠知道它是否帶有花粉,蜜蜂在帶與不帶花粉時,翅膀的扇動次數不相同。不帶花粉時,翅膀平均每秒扇動440次,當它帶有花粉時,每秒扇動只能是300次左右。養(yǎng)蜂人能夠區(qū)別蜜蜂的這兩情況的原因是_______,因為聲音越高。
10.聽到聲音的條件是 __和有 __,宇航員在月球上不能直接對話的原因是____。
二、選擇題
1.關于誤差的正確說法是: [ ]
A.在正確認真的測量下,不會產生誤差
B.用精度很高的刻度尺測量長度,也會出現誤差
C.多次測量后的值就是測量物體長度的真實值
D.誤差只是測量者在觀察讀數時造成的
2.某同學三次測量物體的長度,記錄數據分別是3.98厘米,3.98厘米,3.99厘米,這個物體的長度是: [ ]
A.3.98厘米 B.3.983厘米 C.4.00厘米
3.站臺旁停有甲乙兩列火車,當甲車開動時,乙車的乘客覺得自己坐的火車開始運動了,這個乘客選定的參照物是: [ ]
A.甲車 B.乙車 C.站臺 D.乘客自己
4.船在河中順流而下,船員坐在船上,下面的幾種說法正確的是: [ ]
A.以船為參照物,河水是流動的
B.以河水為參照物,船員是靜止的
C.以河邊的樹木為參照物,船員是靜止的
D.以船員為參照物,船是運動的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在平直鐵路上運動的列車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
B.拋出的手榴彈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
C.運動中的人造衛(wèi)星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
D.沿著直線行駛的汽車可以做變速運動
6.冬天,用手摸房外的鐵棒和木棒時,總覺得鐵棒比木棒涼,事實是:[ ]
A.鐵棒的溫度比木棒低
B.木棒的溫度比鐵棒低
C.鐵棒和木棒的溫度相同
D.由于兩者是不同物質構成的,溫度難以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