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5•廣東省•26)一座城市,一段記憶,訴說著一個時代的故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宋)柳永《望海潮》
材料二 見題26表
《申報》就上海租界公園問題發(fā)表文章的統(tǒng)計表(部分)
文章標題 刊載時間
請弛國禁 1878年6月21日
論華商函致工部局請準華人得共游公家花園事 1885年12月8日
不準華人入內之上海公園(圖) 1909年1月27日
公園拒絕華人入內之公道談 1922年10月8日
華人游公園須先領執(zhí)照 1926年8月18日
馮炳南為開放公園問題意見 1928年4月18日
租界公園昨日開放 1928年6月2日
(來源:蘇智良《上海:城市變遷、文明演進與現代性》)
材料三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fā)布2015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下竟爭力報告NO.13之巨手:托起城市中國新版圖》。藍皮書指出最具綜合競爭力城市的排名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專家解釋說,深圳是全國城市中單位面積經濟產出最高、創(chuàng)新能力最強的。除經濟發(fā)展外,深圳亦能兼顧環(huán)保。香港經濟競爭力整體強健,但“守成有余,創(chuàng)新不足”。
——央廣網北京2015年5月15日報道
(1)閱讀材料一回答:材料是采用哪一種文學形式來描述杭州的?概括宋代杭州的繁華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3分)
(2)依據材料二,指出上海租界公園問題的焦點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上海租界公園問題產生的歷史根源。(4分)
(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深圳崛起的契機是什么?分析深圳成為最具綜合競爭力城市的原因有哪些?(4分)
(4)綜合上述材料,以歷史眼光去審視城市的變遷,你認為如何讓城市發(fā)展得更美好?(2分)
【答案】(1)詞(1分) 人口眾多、商業(yè)繁榮、家庭富足等。(2分)
(2)華人能否進入公園。(2分) 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外國人在中國擁有特權。(2分)
(3)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深圳被確立為經濟特區(qū)。(2分) 重視效率、強調創(chuàng)新、兼顧環(huán)保等。(2分)
(4)重視城市經濟發(fā)展;重視科技創(chuàng)新等。(2分)
12.(2015•吉林省•1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19世紀中期開始,西方列強接連發(fā)動了侵略中國的戰(zhàn)爭,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不斷遭到破壞,民族危機日益加深。中國人民為反抗列強侵略、爭取民族獨立,進行著英勇的斗爭,開始了救亡圖存的探索。一百年來,在經歷了一次次失敗、一次次斗爭的過程中,終于迎來了 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
(1)寫出19世紀列強發(fā)動的侵略中國的戰(zhàn)爭以及中國近代化探索的史實各兩例。(4分)
(2)取得“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的標志事件是什么?(1分)
(3)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寫出你的感悟。(1分)
【答案】(1)戰(zhàn)爭: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等(答出其中任意兩點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也可)(2分)
探索: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答出其中任意兩點即可)(2分)
(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答出其中1點即可)(1分)
(3)落后就要挨打;中華民族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抗爭精神;愛國主義精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1分)
(該問題從國家綜合國力,中華民族的精神,共產黨的領導等方面回答,答出1點即可。)
13.(2015•吉林省•18)外交是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政治活動。請結合中國近現代外交發(fā)展歷程年代尺提示的圖文信息,回答問題。
(1)寫出與“近代開端”、“嚴重危害”、“外交失敗”相對應的條約名稱。(3分)
(2)“獨立自主”的新中國提出的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是什么?(1分)
(3)寫出1971年中國外交取得的“重大勝利”的史實。(1分)
(4)寫出1997年“洗雪國恥”和21世紀外交取得的“偉大成就”的史實各一例。(2分)
(5)回顧中國近現代外交的發(fā)展歷程,你有什么感悟?(1分)
【答案】(1)《南京條約》(1分) 《辛丑條約》(1分) 《凡爾賽和約》(1分)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分) (3)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分)
(4)香港回歸(1分);中國承辦上海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舉辦奧運會等。(答出其他21世紀以來中國重大的外交活動也可)(1分)
(5)弱國無外交;外交是國家實力強弱的體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提高國際地位等。(1分)
(該問題可以從綜合國力,共產黨的領導等方面回答,答出1點即可。)
14.(2015•湖南張家界•34)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準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今大皇帝準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后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材料二 “第二款 中國將管理下開地方之權并將該地方所有堡壘、軍器、工廠及一切屬公物件,永遠讓與日本。第一、下開劃界以內之奉天省南邊地方……第二、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第三、澎湖列島。即英國格林尼次東經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緯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間諸島嶼。
第四款 中國約將庫平銀二萬萬兩交與日本,作為賠償軍費……”
材料三 “第六款 上諭大清國大皇帝允定付諸國償款海關銀四百五十兆兩……
第七款 大清國國家允定各使館境界以為專與住用之處。并獨由使館管理。中國民人,概不準在界內居住……
第八款 大清國國家應允將大沽炮臺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臺一律削平,現已設法照辦……”
——上述材料均摘自相關條約原文
請回答:
(1)材料一、二、三所述內容分別出自清政府與外國侵略者簽訂的什么條約?(3分)
(2)上述條約反映了中國近代社會性質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1分)
(3)隨著中國近代社會性質的變化,為挽救民族危機,不同階層的仁人志士都進行了艱難的探索,其中地主階級、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探索具體指什么重大歷史事件?(2分)中國共產黨找到了一條怎樣的正確革命道路,使中國走向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1分)(4)縱觀不同階層的探索,請歸納中國近代化探索歷程的特點。(1分)
【答案】(1)分別出自中英《南京條約》、中日《馬關條約》、《辛丑條約》。(3分)
(2)中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分)
(3)地主階級:洋務運動;(1分)資產階級革命派:辛亥革命;(1分)
中國共產黨: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1分)
(4)由學習器物到學習制度再到學習思想文化(或由表及里,層層遞進,逐漸深入)。(1分)
【內容標準】
(3)簡述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俄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的侵略史實。
【內容標準】
(3)簡述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俄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的侵略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