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激情五月亚洲色五月,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欧美婷婷丁香五月天社区

      考試首頁 | 考試用書 | 培訓課程 | 模擬考場  
        當前位置: 中華考試網(wǎng) >> 中考 >> 中考化學 >> 化學輔導 >> 文章內容
        

      2017年中考化學輔導:用分類的方法研究化合物

      來源:中華考試網(wǎng)收藏本頁   【 】  [ 2016年9月4日 ]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稱為化合物。酸、堿、鹽、氧化物是最常見的化合物。酸在水中能產(chǎn)生H,能與堿、堿性氧化物、活潑金屬、某些鹽反應;堿在水中能產(chǎn)生OH,能與酸、酸性氧化物、某些鹽反應;鹽在水中能產(chǎn)生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酸、堿、鹽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地球上含碳的化合物非常多,在已發(fā)現(xiàn)的物質中含碳的化合物占絕大部分,人們把像葡萄糖這類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機化合物,簡稱有機物;組成中不含碳的化合物一般叫做無機化合物,如水、氧化銅、氫氧化鈉、硫酸、氯酸鉀、氯化鈉、硝酸銨等都屬于無機化合物。我們熟悉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鈣等少數(shù)含碳化合物,由于它們的組成和性質與無機化合物很相似,人們就將它們歸入無機化合物來研究。

      我們知道活潑金屬(如K、Ca、Na、Mg等)原子結構最外層電子數(shù)較少,有失去電子達到8電子相對穩(wěn)定構型的傾向;而活潑非金屬(如F、O、Cl等)原子結構最外層電子數(shù)較多,有得到電子達到8電子相對穩(wěn)定構型的傾向。因此,當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化合時,活潑金屬原子失去最外層上的電子形成陽離子,活潑非金屬原子結合電子形成陰離子,陰、陽離子間通過物理靜電作用形成了穩(wěn)定化合物,我們把這種由陰陽離子構成的化合物稱為離子化合物。

      除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會形成離子化合物外,帶正電荷的原子團(如銨根)與帶負電荷的酸根離子(如Cl、NO3()、SO4(2-)、CO3(2-))也會形成離子化合物。大部分堿和鹽、活潑金屬氧化物等都是離子化合物,在固體狀態(tài)下,陰、陽離子間因為有較強的靜電作用,這些離子均不能自由移動。

      在目前已知化合物中,許多化合物并不存在金屬元素,而是全部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當非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相化合時,因為非金屬原子都有得到電子的傾向,不容易失去電子,也就不會形成陰、陽離子,它們構成的化合物一般被稱為共價化合物,如HCl、H2O、CH4、CO2、HClO(次氯酸)、C2H5OH(乙醇)。一般來說,酸、非金屬氧化物、大部分有機物等都屬于共價化合物。共價化合物大都是由分子構成的,如HCl、HClO,也有極少部分是由原子構成的,如石英SiO2、金剛砂SiC。

      [想一想] 1.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嗎?

      [試一試] 1.下列物質中,哪些是離子化合物,哪些是共價化合物?

      氯化氫(HCl)、硝酸鈉(NaNO3)、氫氧化鉀(KOH)、葡萄糖(C6H12O6)、硫酸(H2SO4)、氯化銨(NH4Cl)、二氧化碳(CO2)、碳酸鈣(CaCO3)、氨氣(NH3)、生石灰(CaO)。

      在離子化合物固體狀態(tài)中,陰陽離子間因靜電作用而不能自由移動。對可溶性離子化合物而言,將其溶于水中時,固體會溶解消失,其本質是水分子在陰陽離子間滲透,不斷拆散陰陽離子,使它們形成能夠自由移動的離子。水分子對離子化合物的這種破壞作用,尤如堤壩因洪水沖刷而倒塌,水是值得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敬畏的一種物質。

      [想一想] 2.食鹽是一種典型的離子化合物,設計簡單實驗證明在食鹽固體中的離子不能自由移動,而在食鹽水溶液中的離子可以自由移動。(提示:可在家中選用電池、鉛筆芯、賀卡中的發(fā)光二極管和導線等設計實驗)

      由陰陽離子構成的化合物,除在水中可被拆散為自由移動的離子外,用加熱熔融的方式,也可以破壞陰陽離子間的靜電作用,使其成為自由移動的離子。

      在“火”的作用下,固體氯化鈉可被強拆為自由移動的Na和Cl,這一過程是工業(yè)電解熔融氯化鈉制備金屬鈉的前提;固體氧化鋁(加入冰晶石,降低氧化鋁的熔點)可以被強拆為自由移動的Al3和O2,這一過程是工業(yè)電解熔融氧化鋁制備金屬鋁的前提;鹗侨祟愇拿鬟M步的象征,也是引發(fā)化學變化的一種重要方法。

      大部分共價化合物在水中和熔融狀態(tài)都不能被直接拆分為自由移動的離子,只有極少部分的共價化合物如酸分子,可以在水中被拆分為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如HCl分子可被水“拆散”為H和Cl,H2SO4分子可被水“拆散”為H和SO4(2-)。

      在水中或熔融狀態(tài)下,化合物被拆散成自由移動離子的過程,被稱為電離。離子化合物既可以在水中發(fā)生電離,也可以在熔融狀態(tài)下發(fā)生電離;共價化合物中一般只有酸分子可以直接在水中發(fā)生電離。也就是酸只在水中發(fā)生電離,而堿和鹽既可在水中,也可在熔融狀態(tài)下發(fā)生電離。電離過程可用電離方程式表示,不寫條件一般就是指在水中發(fā)生電離。

      H2SO4===2H+SO4(2-)

      NaOH===Na+OH

      NaCl===Na+Cl

      [想一想] 3.判斷下列化合物是否可以發(fā)生電離,如果能夠電離,則用電離方程式表示電離過程。

      氯化氫、氫氧化鋇、氫氧化鉀、硫酸鈉、碳酸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乙醇、葡萄糖。

      通常,我們把能發(fā)生電離的化合物稱為電解質,不能發(fā)生電離的化合物稱為非電解質,也就是酸、堿、鹽和金屬氧化物屬于電解質,而非金屬氧化物、大部分有機物屬于非電解質。

      蔗糖、酒精、一氧化碳等化合物,無論是在水溶液中還是在熔融狀態(tài)下均以分子形式存在,因而不能導電;酸、堿、鹽和金屬氧化物可以在水中或熔融狀態(tài)下發(fā)生電離,可以導電。習慣上,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電解質,在水溶液和熔融狀態(tài)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非電解質。

      正確地分析和判斷物質在水溶液中是否電離、電離生成哪些離子,有助于研究物質在水溶液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

      [想一想] 4.金屬銅能導電,那么銅是不是屬于電解質?

       [試一試] 2.請用干電池、鉛筆芯、音樂賀卡中的發(fā)光二極管及導線等,設計實驗證明食鹽、醋酸是電解質,而蔗糖是非電解質。

       [試一試] 3.下列物質中,哪些是電解質,哪些是非電解質?

      氯化氫(HCl)、硝酸銨(NH4NO3)、氫氧化鋇[Ba(OH)2]、葡萄糖(C6H12O6)、硫酸(H2SO4)、氯化鋇(BaCl2)、碳酸鈣(CaCO3)、明礬[KAl(SO4)2·12H2O](一種可溶性鹽)、Al2O3、CO2。

       [試一試] 4.到目前為止,你能從哪些角度對化合物進行分類。

      在相同條件下把相同濃度、相同體積的鹽酸溶液、CH3COOH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和氨水分別倒入五只燒杯中,接通電源后燈泡亮度如圖所示(現(xiàn)象:接鹽酸、NaOH溶液、NaCl溶液的燈泡很明亮,而接CH3COOH溶液、氨水的燈泡相對較暗)。我們知道,燈泡亮度不同代表著溶液中存在的離子濃度不同,對于相同組成(AB型)的電解質而言,表明水拆解這些化合物成為自由移動離子的能力不同,燈泡亮度越大,被拆解成為自由移動離子的程度越大,不同電解質在水中的電離程度就不同。根據(jù)精確實驗表明HCl、NaOH、NaCl等化合物在水中幾乎全部可以發(fā)生電離,而CH3COOH、氨水(NH3·H2O)在水中只能部分發(fā)生電離,大部分仍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存在離子數(shù)量很少,濃度很低。通常我們把在水中完全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稱為強電解質,電離方程式用“===”表示;而在水中部分發(fā)生電離的電解質稱為弱電解質,電離方程式用“”表示。

       

      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

      相同點

      都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都能電離、導電

      電離

       

       

      程度

      完全

      極小部分電離

      溶質

       

       

      形式

      離子

      主要是分子,小部分為離子

      物質類別

      強酸、強堿、大多數(shù)鹽類

      弱酸、弱堿、水等

      實例

      HCl、NaOH 、KCl、NaHSO4、NaHCO3、BaSO4

      CH3COOH、H2CO3、NH3·H2O、H2O

      電離表示

      NaCl===Na+Cl

      CH3COOHCH3COO+H

      [試一試] 5.在下列物質中,哪些是電解質,哪些是非電解質,哪些是強電解質,哪些是弱電解質,寫出對應的電離方程式?

      ①NaNO3、贔e、跦2SO4、蹸O2、軧a(OH)2

      ⑥CH3COOH、逳H3、郚H3·H2O、酇gCl、釮2CO3

      將中華自考網(wǎng)添加到收藏夾 | 每次上網(wǎng)自動訪問中華自考網(wǎng) | 復制本頁地址,傳給QQ/MSN上的好友 | 申請鏈接 TOP
      關于本站  網(wǎng)站聲明  廣告服務  聯(lián)系方式  站內導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華考試網(wǎng)(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