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16年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考試
歷史試卷
第一部分 選擇題(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你選出正確選項,并用2B鉛筆在答題卡內將該題相對應的答案標號涂黑。
1.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被華夏兒女尊稱為“人文初祖”的是
A.蚩尤 B.黃帝
C.堯 D.禹
2.山西省簡稱“晉”,山東省簡稱“魯”。這些簡稱源于下列哪一制度
A.分封制 B.郡縣制
C.科舉制 D.內閣制
3.孔子是我國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主張
A.“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 B.“仁者愛人”
C.“兼愛”、“非攻” D.“無為而治”
4.學習歷史需要辨別史料的價值、從研究司馬遷史學思想的角度來看,《史記》屬于
A.第一手資料 B.第二手資料
C.實物資料 D.影像資料
5.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下列選項中促進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玄奘西行
C.鑒真東渡 D.鄭和下西游
6.下列制度中,促進了人才的培養(yǎng)與選拔,推動了文學藝術發(fā)展的是
A.世
襲制 B.分封制
C.科舉制 D.行省制
7.我國古典文學燦爛輝煌。下列文學家及其作品出現時間最早的是
A.曹雪芹《紅樓夢》 B.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C.關漢卿《竇娥冤》 D.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8.我國古代經濟中心經
歷了從北方向南方逐漸轉移的過程。從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江南地區(qū)的農業(yè)生產水平逐漸超過北方,下列對其原因的表述正確的是[來源:學科網ZXXK]
A.北方勞動人民不夠勤勞 B.北方各政權不重視發(fā)展生產
C.南方開發(fā)的時間比北方要早 D.中原人南遷帶去了生產技術和勞動力
9.做筆記是學習歷史的一種有效方法。下圖是一位同學的歷史筆記、根據內容判斷這位加強君權的皇帝是
|
加強君權的措施 |
1 |
廢除行中書省,地方設三司 |
2 |
廢除丞相,權分六部 |
3 |
設錦衣衛(wèi)特務機構 |
圖1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10.歷史紀年表能幫助我們理清朝代的更替順序。根據下列歷史紀年表,判斷表中的①應該是
圖2
A.秦 B.清
C.唐 D.元
11.這個條約并不是由相互平等談判達成,而是一場戰(zhàn)爭后強加給中國,并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這個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來源:學?。網]
12.組織歷史人物圖片展需要突出主題,下列歷史人物圖片展的歸類主題應該是
鄭成功 林則徐 關天培 鄧世昌
圖3
A.思想先驅 B.民族英雄
C.科學巨匠 D.藝術大師
13.康有為是近代著名政治家。他的主張在當時思想界引發(fā)極大轟動。這是因為他提倡
A.廢除君主 B.維新變法
C.民主共和 D.發(fā)動革命
14.標語、口號帶有特定時代的歷史印記。下列口號中,最能體現五四運動時代訴求的是
A.“自強”,“求富” B.“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C.“外爭主權,內懲國賊” D.“民主”,“科學”
15.受人稱頌的經典戰(zhàn)例“四渡赤水”、“飛奪瀘
定橋”,發(fā)生在
A.甲午戰(zhàn)爭期間 B.北伐戰(zhàn)爭期間
C.紅軍長征期間 D.解放戰(zhàn)爭期間
16.表1是關于某次戰(zhàn)爭的數據表,下列選項中最適合做標題的是
|
世界 |
中國 |
參戰(zhàn)國家和地區(qū)(個) |
60多 |
|
參戰(zhàn)國家和地區(qū)總人口(人) |
20億以上 |
4.5億 |
各國軍民總共傷亡(人) |
9000余萬 |
2500萬 |
戰(zhàn)區(qū)總面積(平方千米) |
2200萬 |
600余萬 |
抗擊法西斯軍隊人數(人) |
1100萬 |
240萬 |
表1
A.八國聯(lián)軍侵華期間中國與世界的刑事
B.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中國與世界的力量對比
C.中國抗日戰(zhàn)爭對時間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貢獻
D.冷戰(zhàn)期間中國與世界的形勢
17.“淮海戰(zhàn)役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我們要緬懷淮海戰(zhàn)役,應該選擇去下列哪個城市
A.錦州 B.北京
C.徐州 D.南京
18.在近代,中國社會習俗發(fā)生了顯著變化。政府頒布法令,強令男子就減掉辮子,女子停止纏足,握手禮取代跪拜禮。這發(fā)生在哪一事件之后
A.鴉片戰(zhàn)爭 B.洋務運動
C.戊戌變法 D.辛亥革命
19.2016年4月1日,由韓國政府移交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三批烈士遺骸在沈陽安葬。這些烈士犧牲在下列哪次戰(zhàn)爭中
A.甲午戰(zhàn)爭 B.抗日戰(zhàn)爭
C.遼沈戰(zhàn)役 D.抗美援朝
20.中國共產黨推行的哪項措施,使中國農村土地所有制從私有制轉變?yōu)楣兄?/P>
A.土地改革 B.對農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C.人民公社化運動 D
.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
21.1997年7月1日,630萬同胞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這與下列哪一事件有關
A.新中國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香
港回歸 D.澳門回歸
22.新中國建立后,中美兩國曾長期處于敵對狀態(tài)。下列事件中有利于改變這一局面的是
A.抗美援朝 B.萬隆會議的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