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激情五月亚洲色五月,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欧美婷婷丁香五月天社区

      考試首頁 | 考試用書 | 培訓課程 | 模擬考場  
        當前位置: 中華考試網(wǎng) >> 中考 >> 中考政治 >> 政治模擬題 >> 廣東政治模擬題 >> 文章內容
        

      2016屆廣東中考政治專題精練試題14

      來源:中華考試網(wǎng)收藏本頁   【 】  [ 2016年1月25日 ]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將答案填在題后括號內。

        1.“生于沛,學于泗,長于濠,鳳陽昔鐘天子氣;始為僧,繼為王,終為帝,龍興今仰圣人容。”這副對聯(lián)描寫的是 ( )

        A.唐太宗 B.宋太祖 C.明太祖 D.漢高祖

        2.右圖的官印應是明朝的( )

        A.內閣印

        B.錦衣衛(wèi)印

        C.東廠印

        D.西廠印

        3.中國封建社會丞相制度的形成和終結分別是在 ( )

        A.秦朝和明朝 B.秦朝和清朝

        C.夏朝和清朝 D.夏朝和明朝

        4.下列不屬于明朝統(tǒng)治者加強中央集權措施的是( )

        A.建立廠衛(wèi)制度 B.實行八股取士

        C.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D. 大興文字獄

        5.后金的都城盛京是在今天的( )

        A.沈陽 B.長春 C.錦州 D.哈爾濱

        6.清軍遷都北京的時間是 ( )

        A.1616年 B.1636年 C.1644年 D.1683年

        7.下列內容,不屬于明清“八股取士”規(guī)定范圍的是 ( )

        A.科舉考試只能在四書五經(jīng)范圍內命題

        B.考生的答卷,不能有自己的見解

        C.考生答卷必須按呆板固定的格式來寫

        D.考生可以針砭時弊,談古論今

        8.在我國封建社會,文字獄規(guī)模最大、次數(shù)最多的是( )

        A.秦朝 B.漢朝 C.元朝 D.清朝

        9.下列有關鄭和下西洋的敘述,不確切的是 ( )

        A.鄭和下西洋出現(xiàn)在明朝前期的國力強盛時期

        B.鄭和先后航海6次,經(jīng)歷十幾個國家和地區(qū)

        C.鄭和的船隊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

        D.鄭和航海促進了我國同亞非國家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

        10.明朝大學士宋濂上朝,朱元璋問他昨天在家請客沒有?腿耸钦l,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照實回答。朱元璋很滿意地說:“你沒有騙我。”這一故事說明( )

        A.宋濂對朱元璋很忠誠 B.明朝高官也受特務監(jiān)視

        C.明朝君臣關系很和睦 D.宋濂僅僅是皇帝的奴仆

        11.清朝設置伊犁將軍所管轄的地區(qū)是今天的 ( )

        A.蒙古國 B.內蒙古 Cx疆 D.x藏

        1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這句話反映了 ( )

        A.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決心 B.戚繼光抗擊倭寇的志向

        C. 岳飛抗金的決心和意志 D.鄭和下西洋的遠大志向

        13.上題中的“海波平”是指 ( )

        A.建筑海塘,防止海潮的沖擊 B.四海統(tǒng)一,國家安定,政治清明

        C.掃平倭寇對沿海地區(qū)的掠擾 D.海洋上風平浪靜,便于下西洋

        14.17世紀20年代,侵占祖國寶島臺灣的殖民者是( )

        A.葡萄牙 B.荷蘭 C.英國 D.日本

        15.下列歷史事件,依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應是 ( )

        ①鄭成功收復臺灣 ②中俄兩次雅克薩之戰(zhàn)

       、燮堇^光抗擊倭 ④《尼布楚條約》簽訂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16.郭沫若題寫了“開辟荊榛,千秋功業(yè);驅逐荷虜,一代英雄”的對聯(lián),他贊美的“一代英雄”是 ( )

        A.戚繼光 B.鄭成功 C.鄭和 D.岳飛

        17.清政府對x藏的管理進一步加強的標志是( )

        A.冊封五世達賴 B.冊封五世班禪 C.設置駐藏大臣 D.設置伊犁將軍

        18.清政府設置臺灣府是在( )

        A.1683年 B.1684年 C.1685年 D.1686年

        19.清朝前期,疆域的四至(東、南、西、北)分別是 ( )

        A.太平洋、蔥嶺、西伯利亞、巴爾喀什湖

        B.太平洋、南海諸島、蔥嶺、西伯利亞

        C.臺灣、南海諸島、蔥嶺、西伯利亞

        D.太平洋、南海諸島、蔥嶺、外興安嶺

        20.馬克思說:“與外界隔絕,曾是保存舊中國的首要條件。”這里的“與外界隔絕”發(fā)生在(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1.下列戰(zhàn)役,屬于反抗外來侵略、捍衛(wèi)中華民族利益的有 ( )

        ①臺州之戰(zhàn) ②郾城大戰(zhàn)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亂 ④雅克薩之戰(zhàn)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22.某地發(fā)現(xiàn)了一座古墓,隨葬文物有絲織品、景德鎮(zhèn)的瓷罐、唐三彩馬、煙葉殘渣等。這座古墓的年代應為 (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元朝

        23.明清時期,為反抗外來侵略、維護國家完整作出重要貢獻的有( )

       、汆嵑 ②鄭成功 ③戚繼光 ④康熙帝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24.明清時期,中國對外交往出現(xiàn)了許多新特點,下列相關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對外政策逐步閉關 B.抗擊外來侵略,保衛(wèi)國家領土安全

        C.引進外來先進制度 D.西方傳教士成為東西方文化的使者

        25.學習明清兩朝歷史后,有四位同學分別作出了下列概括。其中恰當概括這段歷史全過程的是( )

        A.帝國的彷徨 B.中華的榮耀 C.東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興

        二、識圖題:本大題共8分。

        26.識讀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1)這是清朝什么機構的辦公地點?該機構創(chuàng)設于何時?(4分)

        (2)該機構的設置有什么意義?(4分)

        三、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2分。

        27.閱讀下列材料,正確回答問題:

        罷丞相不設,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以尚書任天下事,侍郎貳(副)之,而殿閣大學士只備顧問,帝方自操威柄,學士鮮所參決!睹魇•職官志》

        (1)材料反映了哪一朝代官制的變化?文中的“帝”指誰?(4分)

        (2)六部有什么作用?它對誰負責?(4分)

        (3)上述史料所說的機構變化起了什么作用?(6分)

        28.閱讀下列材料,正確回答問題:

        材料一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二 清康熙、乾隆年間,陸續(xù)在承德避暑山莊外建了12座大型寺廟……融合了漢、藏、蒙古、維吾爾等族的建筑風格……清乾隆皇帝稱贊那些寺廟時,寫下了“一座喇嘛廟,勝抵十萬兵”的詩句。

        (1)上述兩則材料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8分)

        (2)你從唐太宗和乾隆帝的這兩句話中能看出唐朝和清朝對少數(shù)民族實行什么樣的政策?這種思想對今天有什么值得借鑒的地方?(10分)

        四、問答題:本大題共10分。

        29.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顧炎武抨擊八股取士時說:“八股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于咸陽之郊所坑者!闭埜鶕(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材料中的“焚書”“咸陽之郊所坑”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2)你認為顧炎武對八股取士的抨擊是否正確?為什么?(8分)

        參考答案:

        一、1.C 2.B 3.A 4.C 5.A 6.C 7.D 8.D 9.B 10.B 11.C 12.B 13.C 14.B 15.D 16.B 17.C 18.B 19.B 20.D 21.D 22.C 23.D 24.C 25.A

        二、26(1)軍機處 雍正時(2)加強了君主專制。

        三、27(1)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2)幫助皇帝處理朝廷政務,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3)皇帝直接控制了朝廷的軍政大權,加強了君權。28(1)材料一的意思是以前的統(tǒng)治者都重視漢族,鄙視少數(shù)民族,而我卻對各民族一視同仁。材料二的意思是清朝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避免矛盾,維護和平,這種做法勝過儲備千軍萬馬。(2)唐、清兩朝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借鑒:各民族只有相互尊重,平等對待,才能和睦相處,共同發(fā)展。這種做法對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社會穩(wěn)定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四、29(1)焚書坑儒(2)正確。因為八股取士帶來的脫離實際的學風,對學術文化發(fā)展和人才的培養(yǎng)是很不利的。

      將中華自考網(wǎng)添加到收藏夾 | 每次上網(wǎng)自動訪問中華自考網(wǎng) | 復制本頁地址,傳給QQ/MSN上的好友 | 申請鏈接 TOP
      關于本站  網(wǎng)站聲明  廣告服務  聯(lián)系方式  站內導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華考試網(wǎng)(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