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ABCD
2.1953年秋天,楊振寧應(yīng)邀在紐約的布魯克海文實驗室擔任訪問學者。由于工作原因,他和當時還是一名研究生的密爾斯在同一間辦公室不期而遇,共同的興趣把兩位素不相識的同行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面對比自己資歷淺的同行,大度的楊振寧沒有任何猶豫,主動把關(guān)于推廣規(guī)范不變性的思想和盤托出,密爾斯也為楊振寧的真誠和慷慨所感動。在楊振寧思想的指導(dǎo)下,密爾斯很快在原有電動力學的基礎(chǔ)上,展現(xiàn)出他在計算形式,方面的天才,在原有的麥克斯韋方程上巧妙地加了一項給予修正。從此,“楊——密爾斯規(guī)范場”理論宣告誕生,并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這表明( )
A.他們之間只有合作沒有競爭 B.競爭并不排斥合作
C.良好的合作創(chuàng)造雙贏 D.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思路解析:競爭是一種有效的合作方式。在合作中競爭,倡導(dǎo)一種全新的競爭理念:競爭并不意味著“你死我活”,競爭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進步,不以成敗論英雄。沒有合作的競爭,是孤單的競爭,孤單的競爭是無力的。在競爭中合作體現(xiàn)的是雙贏的原則,競爭對手不能互相排斥,造成兩敗俱傷,而要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這才是競爭中合作的真諦。他們之間是競爭中的合作。合作與競爭,相互依存。
答案:BCD
3.王虹和李彩曾是一對最令人羨慕的朋友,因為她們都很出色。但漸漸地她倆在成績上的你爭我奪愈演愈烈,都要爭坐班上的“第一把交椅”。當王虹連續(xù)幾次在班上奪冠后,李彩開始對王虹愛理不理了。等到期終考試揭曉,王虹的分數(shù)又一次超過了李彩。王虹給李彩打電話,想安慰安慰她,不料李彩沖著她大吼:“你別假正經(jīng)了,想借機嘲笑我一下,是不是?誰都比不上你,你開心了,你得意了……”然后,不等王虹解釋就把電話掛了。如果你是李彩的同學,此時你對她要說的是( )
A.競爭能發(fā)揮個人才能,應(yīng)該積極參與
B.老死不與王虹往來,暗地里較著勁和她比試
C.面對失敗不應(yīng)灰心喪氣,而應(yīng)總結(jié)經(jīng)驗,奮起直追。因為“世上無常勝將軍”
D.應(yīng)尊重對手,向?qū)κ謱W習。因為競爭的目的在于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思路解析:人人都有長處和不足,同學之間要取長補短,攜手共進。競爭其實是一種有效的合作方式。一個人要善于找準自己的優(yōu)勢,揚長避短,敢于同他人競爭。在合作競爭中,要尊重競爭對手,向競爭對手學習。合作的過程是互幫互學、互相提高的過程。取長補短、攜手共進是我們在合作中競爭的目標。
答案:D
4.美國NBA從各個球隊中挑選最優(yōu)秀的球員組成的“夢之隊”,在巡回比賽時往往打不過技術(shù)比較差的球隊。這主要是因為( )
A.“夢之隊”的隊員球藝不精
B.“夢之隊”的隊員球藝高超,但缺乏合作精神
C.“夢之隊”的隊員沒有對手,缺乏競爭的壓力
D.“夢之隊”的隊員在一起的時間很短,成員間缺乏協(xié)作、配合
思路解析:造成題干中現(xiàn)象的原因不是球藝不精,也不是缺乏競爭的壓力,而是隊員在一起的時間很短,成員間缺乏協(xié)作、配合。個人或群體之間為達到共同的目的需要彼此合作。合作的成果屬于大家,由大家共享。
答案:D
二、我判斷
1.做一個合格的競爭者,就要消除忌妒心理,培養(yǎng)健康的競爭意識。( )
思路解析:在競爭的過程中,有的人怕別人超過自己,當別人進步時,不但不為別人高興,反而產(chǎn)生妒意,恨不得把別人拖下來,有時還使用不光彩的手段,如惡意中傷別人,這種可怕的心態(tài)叫忌妒。忌妒心理是一種微妙、強烈而又隱蔽的消極情感,是拿別人的成績懲罰自己的消極心理,對我們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危害。忌妒是競爭的副產(chǎn)品。要做一個合格的競爭者,就要消除忌妒心理,培養(yǎng)健康的競爭意識。
答案:(√)
2.在現(xiàn)代社會,競爭是你死我活的,合作只是表面的東西。( )
思路解析:競爭是一種有效的合作方式。在合作中競爭,倡導(dǎo)一種全新的競爭理念:競爭并不意味著“你死我活”,競爭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進步,不以成敗論英雄。沒有合作的競爭,是孤單的競爭,孤單的競爭是無力的。在競爭中合作體現(xiàn)的是雙贏的原則,競爭對手不能互相排斥,造成兩敗俱傷,而要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這才是競爭中合作的真諦。
答案:(×)
3.成功與失敗是相對的,成功固然可賀,失敗也不必悲傷,在競爭中只要“盡其所能”,就該問心無愧。( )
思路解析:競爭就會有成功和失敗。面對競爭的成功,應(yīng)該再接再厲、更進一步,不可孤芳自賞、追名逐利、唯我獨尊;面對競爭的失敗,不應(yīng)彷徨苦悶、灰心喪氣,而應(yīng)總結(jié)經(jīng)驗,奮起直追。
答案:(√)
三、我回答
王鵬和李磊是一對好朋友,兩人的成績都在班級名列前茅。王鵬思維敏捷,但有些毛躁;李磊的記憶力驚人,但有時又缺少變通。在學習上兩人既是競爭的對手,又是互幫互學的伙伴;既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也從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兩人取長補短,攜手共進,成了同學們羨慕的“好搭檔”。
從兩人的合作與競爭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