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農業(yè)(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yè))
廣義的農業(yè)分為種植業(yè)、林業(yè)、畜牧業(yè)、副業(yè)和漁業(yè)。
1、農業(yè)取得的成就 我國農業(yè)的歷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粟的國家,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樹的國家,又是最早種桑養(yǎng)蠶的國家。
、、我國農業(yè)生產發(fā)展較快。糧食、肉類、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產量居世界前列,其中棉花人均占有量超過世界水平。
、、農業(yè)生產條件日益改善。(生態(tài)條件較差,基礎設施較薄弱)
、、農業(yè)生產的地區(qū)布局趨于合理。
2、糧食作物的分布
⑴、北方—小麥 春小麥:東北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冬小麥:華北平原、渭河平原。
、、南方—水稻 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成都平原。
3、主要經濟作物的分布
、、特點:①、經濟價值高!、、技術要求高。、、商品性強。
、、分布:①、棉花: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新疆是我國長絨棉主產區(qū)。
、、油菜籽:長江流域
、、花生:山東、河南是主產區(qū)。
④、甘蔗:四川盆地、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廣西是最大產區(qū)。
、荨⑻鸩耍汉邶埥、吉林、內蒙吉和新疆的西北部。
⑥、荼葉:泰嶺、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是主產區(qū)。其中閩、浙、滇最多。
、摺⑻烊幌鹉z:海南省、雷州半島和西雙版納等。
4、新型農業(yè)
⑴、外向型農業(yè):以出口創(chuàng)匯為主。主要基地有:山東半島、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閩南等。
、、旅游農業(yè)(觀光農業(yè))。
、恰⑸鷳B(tài)農業(yè)和精確農業(yè)。
5、畜牧業(yè)分布1.我國的四大牧區(qū)分別為:內蒙古牧區(qū)、新疆牧區(qū)、青海牧區(qū)、西藏牧區(qū),這里的許多地方水草肥美,氣候適宜,具有悠久的畜牧業(yè)生產歷史。
2.我國東部、南部農耕區(qū)的畜牧業(yè),以畜禽飼養(yǎng)為主。
、拧⒅饕羺^(qū)及優(yōu)良畜種:①、內蒙古牧區(qū)——三河馬、三河牛
②、新疆牧區(qū)——新疆細毛羊
、邸⑶嗪D羺^(qū)和西藏牧區(qū)——牦牛
、、寧夏牧區(qū)——灘羊
、、商品生豬的主要產區(qū):湘、川、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