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詳析
1.(1)fǔ yíng tī
(2)曦 籠 朦
(3)至—致 泌—沁 蔓—漫
2.[解析] A 本題考查病句辨析。A項,用詞不當!澳坎幌窘印笔切稳輺|西太多,眼睛看不過來。董卿“旁征博引”“妙語連珠”的話語不是物品,不能令人“目不暇接”。
3.[解析] D 該句是神態(tài)描寫。
4.[解析] B 人物形象是小說三要素中最主要的。
5.[解析] A 本題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在整體感知句意的基礎上,先確定大致順序,再結合關聯(lián)詞語、代詞、虛詞等,加以判斷。選段介紹了董卿主持《朗讀者》電視節(jié)目的有關情況,仔細閱讀這六句話不難發(fā)現(xiàn),第④句是總領句,①③句借助關聯(lián)詞語可確定順序為①③,這兩句解釋“全情綻放”,故順序為④①③,由此可排除C、D兩項。分析第⑥句“不同于以往的另一面”,以往她是主持人,“不同于以往的另一面”指的是她“轉(zhuǎn)型大型電視節(jié)目的幕后制作”,因而應承接第③句,由此可排除B項。
6.示例一:反對(或不需要)!俺砷L守護平臺”實際上是監(jiān)視孩子玩游戲。家長應與孩子多溝通,培養(yǎng)他們的自制力,而不是“一鍵禁止”。
示例二:贊成(或需要)。中小學生缺乏自覺性,易沉迷于網(wǎng)絡,需要外力嚴格要求!俺砷L守護平臺”解除了家長的后顧之憂,真正守護了孩子的成長。
7.[解析] 此題考查對文章標題的作用的理解。分析標題的作用一般從結構和內(nèi)容兩方面入手即可。
[答案] ①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②作為線索貫穿全文;③用語簡潔,讓讀者一目了然。
8.(1)[解析] 此題考查對加點詞語的品析。答題時可以從修辭手法、描寫方法等角度入手分析!叭缰酗L魔”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根據(jù)夸張的一般作用,結合語句內(nèi)容作答即可。
[答案] 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家人準備過年時出入速度快、忙碌的情景。
(2)[解析] 此題考查對加點詞語的含義的理解。要結合具體語境,推敲含義。
[答案] 子孫祭祖時追念祖先,希望效法祖先高尚的德行,謹慎行事。(意思對即可)
9.[解析] 此題考查學生對段落作用的把握能力。記敘文的中間段在結構上一般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答案] 過渡作用(承上啟下)!氨逼竭h在天邊,徒縈夢想”承接上文“羈旅凄涼,到了年下只有長吁短嘆的份兒”,“童時過年風景,尚可回憶一二”領起下文所寫內(nèi)容“北平年景”。
10.[解析] 此題考查學生對修辭手法的掌握以及賞析句子的能力。答題時,首先要判斷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然后結合修辭手法的作用進行具體分析。
[答案] 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增強了語言的氣勢,寫出了新年處處都寫滿祝福語的年俗。
11.[解析] 此題考查根據(jù)文意談感受的能力;卮鸫祟},只需要將自己的觀點結合實際生活,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略。
附:作文(4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巴勒斯坦有兩個內(nèi)海,一個沒有任何生物,叫死海;一個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和魚類,叫加利利海。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呢?因為死海納入上游的水之后,沒有出口,無法把水分排出去,導致水中積存了大量的鹽分,因而沒有生物能成活。而加利利海承接水源之后,將水分給了下游,形成了活水,充滿了活力。
海水如此,更何況人呢!我們懂得:分享,是一種智慧的表現(xiàn);分享,是一種胸襟的袒露;分享,是一種心靈的交融……
請以“懂得分享”為題目,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文中不得出現(xiàn)你所在學校的校名以及教職工、同學和本人的真實姓名。
【寫作指導】
我們可以從“懂得分享”的內(nèi)容、對象、意義等方面來展開。分享的對象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如,懂得分享書本、懂得分享食物、懂得分享一首歌、懂得分享快樂、懂得分享幸福、懂得分享小秘密、懂得分享學習方法等。思辨能力強的學生還可以有一些特別的構思,比如可以從“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角度來論述懂得分享所帶來的“雙贏”效果;也可以從反面切入,比如懂得分享他人的“痛苦”“責任”,體現(xiàn)出一種互助、合作的精神。
總之,行文中要突出“懂得分享”的過程及“懂得分享”后的收獲,要體現(xiàn)出“懂得分享”的價值觀。
【佳作展示】
懂得分享
分享快樂,快樂會加倍;分享痛苦,痛苦會減半。分享是一種胸襟的袒露,更是一種心靈的交融。分享能催生力量,驅(qū)散孤獨,消弭痛苦。
記得曾經(jīng)讀過這樣一個故事:在南海的永興島上,駐守著二十多個邊防戰(zhàn)士。這一天正值中秋,在遠離親人的孤島上,他們一起慶祝佳節(jié),一同吃著月餅,看著月亮,有說有笑。唯獨一個小戰(zhàn)士,郁郁寡歡,面帶憂傷。因為就在昨天,他接到母親病逝的消息。為了不掃大家的興,他獨自一人來到工事上,對著月亮,向母親傾訴……
小戰(zhàn)士越說越悲傷,好幾次都想跳入大海,以結束這難以承受的痛苦。就在這時,他聽見身后傳來低沉而有力的悼詞。原來,二十多個朝夕相處的伙伴早已列成兩隊,守護在他身后,默默為他的母親表示悼念。悲傷似乎被瞬間擊潰,兄弟間默默的守候、緊緊的擁抱、無聲的分享讓小戰(zhàn)士重拾生活的勇氣。
這個故事令我感同身受,因為我也曾經(jīng)歷過痛苦的時刻。上學期期末考試的時候,我患了中耳炎加鼻炎,需要動手術。十四歲的我,雖然不算年幼,卻也十分害怕。我一言不發(fā),全身發(fā)抖,額頭上的汗就像泉水一樣冒出來,流向臉頰。爸爸見狀,不斷地在旁邊說著話,詢問我的情況。我只覺得頭暈目眩、天旋地轉(zhuǎn),一句話也不想說。爸爸怕我憋壞了,非常著急,他用半強迫的方式,將我從病床上趕下來,拽著我走出病房,坐上車來到西湖邊。他想方設法讓我打開心結,我開始向他述說心中的恐懼以及對手術的擔心。傾訴之后,我就像有了神奇的力量一般,驅(qū)散了恐懼;氐结t(yī)院后,我盡管依然緊張,卻能走進病房迎接人生中的第一場手術了。此后,我常常和爸爸聊天,分享生活中的快樂與憂愁,他也常常鼓勵我,給予我力量。
與別人分享痛苦并不可恥,可恥的是輕易地就向命運繳械投降,做自己人生的逃兵。所以,勇敢地和別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憂吧!你會發(fā)現(xiàn),分享是如此簡單,它只需要你坦露心跡;分享又是如此神奇,只要一個支持的眼神、一句發(fā)自肺腑的問候,它就可以造就生命的春天!懂得分享,成長無憂。
[點評] 文章的亮點不僅在于結構上的工整、前后呼應,還在于作者注入的感情。從文中講述的兩個故事可以看出,作者在講這些故事的時候,是傾注了自己的感情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從這些故事中感受到強大的力量。這篇文章給我們帶來的經(jīng)驗是,無論是講述他人的故事,還是講述自己的經(jīng)歷,只要工于細節(jié),傾注感情,就可以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