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共18小題)
1.下列實驗事故處理正確的是( )
A. 可燃性氣體大量泄漏時,立即接通電源用排氣扇排氣
B. 酒精燈中的酒精灑在桌上燃燒起來,立即用濕抹布撲蓋
C. 氫氧化鈉溶液沾到皮膚上,直接涂上濃鹽酸
D. 少量濃硫酸沾到皮膚上,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濃氫氧化鈉溶液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常見的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
專題: 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據(jù)可燃性的氣體與空氣或氧氣的混合氣體遇明火、靜電、電火花或加熱能發(fā)生爆炸判斷;
B、根據(jù)滅火的原理進行解答;
C、堿液沾到皮膚上,要用較多的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D、濃硫酸濺到手上,要立即用抹布擦去,然后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碳酸氫鈉溶液.
解答: 解:A、可燃性的氣體與空氣或氧氣的混合氣體遇明火、靜電、電火花或加熱可能發(fā)生爆炸,打開排風扇會產生電火花,故A錯誤;
B、酒精燈中的酒精灑在桌上燃燒起來,立即用濕抹布撲蓋,使酒精與氧氣隔絕同時降低溫度使其降到酒精的著火點一下,故B正確;
C、氫氧化鈉有腐蝕性,沾到皮膚上應立即沖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故C錯誤;
D、濃硫酸濺到手上,應用抹布擦去,沖洗后涂上碳酸氫鈉溶液,不能用氫氧化鈉溶液中和,因為氫氧化鈉溶液也有很強的腐蝕性,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從生活的實際出發(fā),考查利用課本知識解決新問題能力,能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2.了解安全知識,可以更好地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下列做法安全的是( )
A. 煤氣泄漏,關閥開窗 B. 霉變大米,煮熟食用
C. 電器著火,用水撲滅 D. 乘坐火車,攜帶鞭炮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滅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識;亞硝酸鈉、甲醛等化學品的性質與人體健康.
專題: 課本知識同類信息.
分析: A、根據(jù)可燃性氣體的性質進行解答.
B、根據(jù)霉變大米產生有毒的黃曲霉素這一情況分析判斷.
C、根據(jù)防止觸電的方法判斷.
D、根據(jù)鞭炮屬于易燃易爆物品判斷.
解答: 解:A、煤氣屬于可燃性氣體.遇明火可能發(fā)生爆炸,所以應先關閥后開窗通風,故A正確;
B、霉變的大米產生了黃曲霉素,黃曲霉素有毒,不能食用,故B錯誤;
C、為了防止觸電,電器著火要先切斷電源而不是用水撲滅,故C錯誤;
D、鞭炮屬于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車不能攜帶,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問題無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問題,所以燃燒和爆炸知識就成了化學考查熱點,要注意燃燒爆炸的條件和防護措施.
3.下列場所中,宜貼上“嚴禁煙火”標語的是( )
A. 加油站 B. 面粉加工廠 C. 石灰窯 D. 煉鐵廠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
專題: 課本知識同類信息.
分析: 可燃性氣體或粉塵與氧氣混合達到一定程度時遇明火會發(fā)生爆炸.
解答: 解:
加油站、面粉加工廠周圍存在大量的油氣和面粉粉塵,極容易發(fā)生爆炸,所以宜貼上“嚴禁煙火”的標語.
故選A、B.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爆炸方面的知識,爆炸的條件是:在有限的空間內,可燃物劇烈地燃燒,放出大量的熱.
4.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 煤氣泄漏,立即關閉閥門并輕輕開窗通風
B. 燃著的酒精燈不慎碰倒,灑出的酒精燃燒起來,立即用濕抹布蓋滅
C. 啟用閑置的沼氣池前,先用燃著的蠟燭進行試驗
D. 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用鍋蓋蓋滅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常見的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專題: 課本知識同類信息.
分析: A、根據(jù)煤氣的性質進行判斷;
B、根據(jù)可燃物可燃物燃燒的條件解答;
C、沼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具有可燃性;
D、使可燃物與氧氣隔絕可以滅火.
解答: 解:A、煤氣泄漏時,應關閉閥門,打開窗戶,這樣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故選項正確;
B、酒精燃燒起火,可立即用濕抹布蓋滅,使酒精與空氣隔絕并降低了環(huán)境溫度,故選項正確;
C、沼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具有可燃性,與空氣或氧氣混合遇明火點燃可能發(fā)生爆炸,故選項錯誤;
D、油鍋起火時,蓋上鍋蓋可以滅火,故選項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安全方面的知識,解答時要理解只要破壞了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就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
5.生活處處有化學,安全時刻記心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若發(fā)現(xiàn)家用煤氣泄漏,應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B. 燃放煙花爆竹時,要遠離人群和可燃物
C.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產品,以防其變質
D. 霉變的大米、花生等不能食用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亞硝酸鈉、甲醛等化學品的性質與人體健康.
專題: 壓軸實驗題;化學與生活.
分析: A、根據(jù)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后點燃可能發(fā)生爆炸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燃放煙花爆竹易引起燃燒、爆炸事故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甲醛能破壞蛋白質的結構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霉變的大米、花生中含有黃曲霉毒素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煤氣具有可燃性,泄露遇明火可能發(fā)生爆炸,若發(fā)現(xiàn)家用煤氣泄漏,應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故選項做法合理.
B、燃放煙花爆竹易引起燃燒、爆炸事故,造成人員受傷、財產損失,故燃放煙花爆竹時,要遠離人群和可燃物,故選項做法合理.
C、甲醛有毒,能破壞人體蛋白質的結構,使蛋白質變質,故選項做法不合理.
D、霉變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黃曲霉毒素,霉變的大米、花生等不能食用,故選項做法合理.
故選C.
點評: 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與生產、生活相關的知識是2015年中考考查的熱點之一,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6.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 廚房煤氣管道漏氣,馬上打開抽風機
B. 冬天關閉門窗用煤爐取暖
C. 實驗桌上少量酒精著火,迅速用濕布蓋滅
D. 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澆水滅火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一氧化碳的毒性;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專題: 化學與生活.
分析: A、根據(jù)煤氣具有可燃性,與空氣混合后的氣體遇明火可能會發(fā)生爆炸,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用煤爐取暖,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應通風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酒精燈的使用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常見的滅火措施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煤氣與空氣混合遇明火等易發(fā)生爆炸,關閉閥門、開窗通風,可以稀釋燃氣、降低溫度,防止發(fā)生燃燒或爆炸,打開抽風機,可能產生靜電,故錯誤.
B、用煤爐取暖,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應通風,故錯誤.
C、打翻燃著的酒精燈,應立即用濕抹布蓋滅,故正確.
D、鍋里的油著火了,應立即蓋上鍋蓋滅火,這是因為蓋上鍋蓋可以隔絕空氣,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立即澆水滅火,油會附在水的上面,繼續(xù)燃燒,故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了根據(jù)滅火原理的知識進行解題的能力,要根據(jù)具體物質的性質來確定用什么方法進行滅火.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進入煤井作業(yè)時可以點火照明
B. 炒菜時油鍋著火,可用鍋蓋蓋滅
C. 大量使用農藥、化肥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危害
D. 大米給我們提供的主要營養(yǎng)素為油脂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滅火的原理和方法;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yǎng)素;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對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意義.
專題: 化學與生活.
分析: A、根據(jù)煤井中含有可燃性的甲烷氣體等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滅火的原理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的危害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人體所需六大營養(yǎng)素的種類、食物來源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煤井中含有可燃性的甲烷氣體等,遇明火可能發(fā)生爆炸,進入煤井作業(yè)時不能點火照明,故選項說法錯誤.
B、炒菜時油鍋著火,可用鍋蓋蓋滅,利用的是隔絕氧氣的滅火原理,故選項說法正確.
C、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如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等,故選項說法錯誤.
D、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大米給我們提供的主要營養(yǎng)素為糖類,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防止爆炸的措施、滅火的原理、使用農藥與化肥的危害、各種營養(yǎng)素的食物來源等即可正確解答本題.
8.為了防止事故發(fā)生,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 廚房煤氣泄漏要先關閉閥門,再開窗通風
B. 變霉的大米,要煮熟后食用
C. 燃放煙花爆竹時,要遠離人群和可燃物
D. 電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斷電源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滅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識;亞硝酸鈉、甲醛等化學品的性質與人體健康.
專題: 化學與生活.
分析: A、根據(jù)煤氣屬于可燃性氣體,遇明火可能會發(fā)生爆炸進行解答;
B、根據(jù)變霉的大米中含有黃曲霉毒素,煮熟后也不能食用進行解答;
C、根據(jù)燃放煙花爆竹易發(fā)生爆炸進行解答;
D、根據(jù)電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斷電源進行解答.
解答: 解:A、煤氣屬于可燃性氣體,遇明火可能會發(fā)生爆炸,所以廚房煤氣泄漏要先關閉閥門,再開窗通風,故A正確;
B、變霉的大米中含有黃曲霉毒素,煮熟后也不能食用,故B錯誤;
C、燃放煙花爆竹易發(fā)生爆炸,所以燃放煙花爆竹時,要遠離人群和可燃物,故C正確;
D、電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斷電源,否則容易引起更大的損失,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問題無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問題,所以燃燒和爆炸知識就成了化學考查熱點,要注意燃燒爆炸的條件和防護措施.
9.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
A. 進入煤礦的礦井時用火把照明
B. 到溶洞里探險時用火把照明
C. 啟用閑置的沼氣池前先進行火把實驗
D. 用點燃木條的方法檢查液化石油氣罐是否漏氣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化石燃料及其綜合利用.
專題: 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分析: A、可燃性氣體與氧氣混合達到一定程度時遇明火會發(fā)生爆炸;
B、溶洞里可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
C、沼氣與氧氣混合達到一定程度時遇明火會發(fā)生爆炸;
D、液化石油氣與氧氣混合達到一定程度時遇明火會發(fā)生爆炸.
解答: 解:A、進入煤礦的礦井時用火把照明容易發(fā)生安全事故.故選項錯誤;
B、到溶洞里探險時用火把照明,既可以照明,又可以檢驗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偏高.故選項正確;
C、啟用閑置的沼氣池前先進行火把實驗容易發(fā)生安全事故.故選項錯誤;
D、用點燃木條的方法檢查液化石油氣罐是否漏氣容易發(fā)生安全事故.故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安全常識方面的知識,要充分理解爆炸的含義,即在有限的空間里急劇燃燒,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的氣體急劇膨脹,發(fā)生爆炸.
10.為了避免火災,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嚴禁煙火 B. 禁止使用手機
C. 架高頂棚加強通風 D. 降低燃料著火點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燃燒與燃燒的條件.
專題: 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
分析: 嚴禁煙火、禁止使用手機、架高頂棚加強通風可以防止火災的發(fā)生;可燃物的著火點一般情況下不能改變.
解答: 解:A、嚴禁煙火是防止引爆揮發(fā)出來的汽油,從而可以避免火災.正確;
B、禁止使用手機是防止引爆揮發(fā)出來的汽油,從而可以避免火災.正確;
C、架高頂棚加強通風時,汽油或柴油的濃度不容易達到其爆炸極限,從而可以避免火災.正確;
D、可燃物的著火點,是物質的屬性,一般情況下不能改變.錯誤.
故選D
點評: 解答本題要掌握物質燃燒的條件方面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對相關方面的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
11.下列圖標中屬于消防安全標志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④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保護水資源和節(jié)約用水.
專題: 公共標志型.
分析: 根據(jù)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進行分析解答本題.
解答: 解:根據(jù)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①表示禁止吸煙;②表示國家節(jié)水標志;③表示禁止放易燃物;④表示可回收標志⑤表示禁止煙火;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進行解題的能力.
12.請你根據(jù)所學化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天然氣泄漏,開燈檢查泄漏處
B. 汽油除去油污和洗滌劑除去油污都是乳化過程,與食醋除水垢的原理不同
C. 銨態(tài)氮肥不可與堿性物質混合施用
D. KNO3和Ca3(PO4)2都是復合肥料,為植物生長提供N、P、K等營養(yǎng)元素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溶解現(xiàn)象與溶解原理;乳化現(xiàn)象與乳化作用;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銨態(tài)氮肥的檢驗.
專題: 化學與生活.
分析: A、根據(jù)天然氣屬于可燃性氣體,遇明火可能會發(fā)生爆炸進行解答;
B、根據(jù)汽油除去油污是汽油將油污溶解,而不是乳化進行解答;
C、根據(jù)銨態(tài)氮肥與堿性物質能反應生成氨氣進行解答;
D、根據(jù)Ca3(PO4)2中只能為植物生長提供磷元素,屬于磷肥進行解答.
解答: 解:A、天然氣屬于可燃性氣體,遇明火可能會發(fā)生爆炸,所以天然氣泄漏,不能開燈檢查泄漏處,故A錯誤;
B、汽油除去油污是汽油將油污溶解,而不是乳化,故B錯誤;
C、銨態(tài)氮肥與堿性物質能反應生成氨氣,使肥效降低,所以銨態(tài)氮肥不可與堿性物質混合施用,故C正確;
D、Ca3(PO4)2中只能為植物生長提供磷元素,屬于磷肥,而不是復合肥,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結合生活實際,考查了多個知識點,注重培養(yǎng)了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是一道好題.
13.下列說法符合科學道理的是( )
A. 家中天燃氣泄漏,可開燈檢查
B. 實驗室中能用過濾方法將硬水軟化
C. 農業(yè)上熟石灰與(NH4)2SO4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D. 生活中用鐵鍋炒菜可補充鐵元素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硬水與軟水;銨態(tài)氮肥的檢驗;微量元素、維生素與健康的關系及攝取方法.
專題: 空氣與水;常見的鹽 化學肥料;化學與生活.
分析: A、根據(jù)可燃性氣體遇明火可能會發(fā)生爆炸進行解答;
B、根據(jù)硬水軟化的方法進行解答;
C、根據(jù)熟石灰與(NH4)2SO4混合會放出氨氣進行解答;
D、根據(jù)鐵元素是人體所需的元素進行解答.
解答: 解:A、可燃性氣體遇明火可能會發(fā)生爆炸,所以家中天燃氣泄漏,不可開燈檢查,故A錯誤;
B、硬水軟化的方法是煮沸,而不是過濾,故B錯誤;
C、熟石灰與(NH4)2SO4混合會放出氨氣,降低肥效,故C錯誤;
D、鐵元素是人體所需的元素,用鐵鍋炒菜可補充鐵元素,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化學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關愛生命,永保健康,是我們永恒不變的目標,與生產生活有關的知識點也就成了化學考查的熱點.
14.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或做法中,你認為不安全的是( )
A. 嚴禁煙火 B. 汽車進站后要先熄火再加油
C. 禁止使用手機 D. 打雷時照樣給車加油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
專題: 化學與生活.
分析: 嚴禁煙火、禁止使用手機、汽車進站后要先熄火再加油可以防止火災的發(fā)生;打雷時照樣給車加油容易引爆揮發(fā)出來的汽油,從而引起火災.
解答: 解:A、嚴禁煙火是防止引爆揮發(fā)出來的汽油,從而可以避免火災.故A正確;
B、汽車進站后要先熄火再加油,防止引爆揮發(fā)出來的汽油,從而可以避免火災.故B正確;
C、禁止使用手機是防止引爆揮發(fā)出來的汽油,從而可以避免火災.故C正確;
D、打雷時照樣給車加油容易引爆揮發(fā)出來的汽油,從而引起火災.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 解答本題要掌握物質燃燒的條件方面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對相關方面的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
15.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安全措施正確的是( )
A. 煤氣泄漏,應打開電燈檢查漏氣管道
B. 室內發(fā)生火災,應打開所有門窗通風
C. 維修沼氣池前一定要先做燈火實驗
D. 在教室等人群密集的地方應注意經常通風換氣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專題: 化學與生活.
分析: A、根據(jù)煤氣屬于可燃性氣體,遇明火可能會發(fā)生爆炸進行解答;
B、根據(jù)室內發(fā)生火災,如果打開所有門窗會使可燃物與氧氣充分接觸進行解答;
C、根據(jù)沼氣屬于可燃性氣體,遇明火可能會發(fā)生爆炸進行解答;
D、根據(jù)在教室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濃度過高進行解答.
解答: 解:A、煤氣屬于可燃性氣體,遇明火可能會發(fā)生爆炸,所以煤氣泄漏,不應打開電燈檢查漏氣管道,故A錯誤;
B、室內發(fā)生火災,如果打開所有門窗會使可燃物與氧氣充分接觸,燃燒更旺,故B錯誤;
C、沼氣屬于可燃性氣體,遇明火可能會發(fā)生爆炸,所以維修沼氣池前不能做燈火實驗,故C錯誤;
D、在教室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濃度過高,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超過正常,會使人頭暈,甚至窒息死亡,所以要注意通風換氣,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對發(fā)生爆炸的條件的知識掌握程度和在生活中知識的應用.
16.生活中下列情況所用的處理方法及分析錯誤的是( )
A. 煤氣泄漏時應及時關閉閥門開窗通風,降低煤氣濃度防止發(fā)生危險
B. 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倒入水,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C. 加油站要嚴禁煙火,防止空氣中混有的可燃性氣體遇明火發(fā)生爆炸
D. 生煤爐時可點燃木柴來引燃煤,木柴的著火點比煤的著火點低易被點燃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燃燒與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專題: 化學與生活.
分析: A、根據(jù)煤氣屬于可燃性氣體,遇明火可能會發(fā)生爆炸進行解答;
B、根據(jù)炒菜時油鍋著火,應該用鍋蓋蓋滅,從而隔絕氧氣達到滅火的目的進行解答;
C、根據(jù)加油站周圍漂浮著可燃性的氣體進行解答;
D、根據(jù)木柴的著火點比煤的著火點低進行解答.
解答: 解:A、煤氣屬于可燃性氣體,遇明火可能會發(fā)生爆炸,所以煤氣泄漏時應及時關閉閥門開窗通風,降低煤氣濃度防止發(fā)生危險,故A正確;
B、炒菜時油鍋著火,應該用鍋蓋蓋滅,從而隔絕氧氣達到滅火的目的,而不是倒水,且可燃物的著火點不能降低,故B錯誤;
C、加油站周圍漂浮著可燃性的氣體,所以加油站要嚴禁煙火,防止空氣中混有的可燃性氣體遇明火發(fā)生爆炸,故C正確;
D、木柴的著火點比煤的著火點低易被點燃,所以生煤爐時可點燃木柴來引燃煤,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化學來源于生產、生活,也服務于生產、生活,在學習過程中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7.下列對有關主題知識的歸納錯誤的是( )
A.安全常識
室內煤氣泄漏﹣﹣立即打開排風扇
濃硫酸沾到到皮膚上﹣﹣立即用水清洗 B.元素與人體健康
人體缺鐵﹣﹣易引起貧血
人體缺氟﹣﹣易產生齲齒
C.生活常識
洗滌劑洗去油污﹣﹣乳化作用
煤爐取暖防中毒﹣﹣開窗通風 D.環(huán)保與物質的利用
減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
減少汽車尾氣污染﹣﹣使用乙醇汽油
A. A B. B C. C D. D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常見的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防治空氣污染的措施;一氧化碳的毒性;乳化現(xiàn)象與乳化作用;白色污染與防治;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專題: 化學與生活.
分析: A、根據(jù)可燃性氣體與氧氣混合達到一定程度時遇明火會發(fā)生爆炸,根據(jù)濃硫酸沾到皮膚上時的處理方法解答;
B、根據(jù)元素與人體健康之間的關系分析;
C、根據(jù)洗滌劑洗去油污、一氧化碳的性質分析;
D、根據(jù)白色污染的污染源和乙醇燃燒的產物分析.
解答: 解:
A、煤氣泄漏不能打開排氣扇,有可能產生靜電,引起爆炸,應該立即打開窗戶,稀釋煤氣,少量濃硫酸沾到皮膚上時,立即用水清洗,故選項錯誤;
B、人體缺鐵會引起缺鐵性貧血,人體缺氟﹣﹣易產生齲齒,故B說法正確;
C、洗滌劑洗去油污是乳化現(xiàn)象,洗滌劑起乳化作用,煤爐取暖防中毒,開窗通風,故C說法正確;
D、白色污染就是指一些塑料垃圾,所以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減少白色污染,乙醇汽油中的乙醇燃燒后沒有有害氣體,所以使用乙醇汽油可減少汽車尾氣污染,故D說法正確.
答案:A.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和用途,解答時要充分理解各種物質的性質,然后再根據(jù)物質的性質方面進行分析、判斷,從而確定物質的用途.
18.在夜晚,若家中燃氣泄漏,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 不立即開燈 B. 點燃蠟燭查找漏氣處
C. 關掉進氣總閥門 D. 打開門窗通風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
專題: 化學與生活.
分析: A、根據(jù)燃氣是可燃性氣體,打開燈時可能會產生電火花判斷;
B、根據(jù)燃氣有可燃性判斷;
C、根據(jù)煤氣有可燃性已發(fā)生爆炸判斷;
D、根據(jù)迅速打開窗戶通風可以降低煤氣的濃度判斷.
解答: 解:A、打開排氣扇時可能會產生電火花,而燃氣有可燃性,燃氣泄漏后與空氣混合,遇火可能引燃發(fā)生爆炸,所以不立即開燈.故A正確;
B、燃氣有可燃性,燃氣泄漏后與空氣混合,遇火可能引燃發(fā)生爆炸,所以不能用點燃蠟燭查找漏氣處,故B錯誤;
C、燃氣有可燃性,燃氣泄漏后與空氣混合,遇火可能引燃發(fā)生爆炸,迅速關閉煤氣的閥門,達到防止爆炸的目的,故C正確;
D、迅速打開窗戶通風可以降低燃氣的濃度,達到防止爆炸的目的,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問題無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問題,所以燃燒和爆炸知識就成了化學考查熱點,要注意燃燒爆炸的條件和防護措施.
二、填空題(共5小題)(除非特別說明,請?zhí)顪蚀_值)
19.點燃可燃性氣體前必須 檢驗氣體的純度 ,否則可能發(fā)生 爆炸 .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
專題: 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
分析: 爆炸是指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里急劇燃燒,放出大量的熱,使氣體急劇膨脹,發(fā)生爆炸.
解答: 解:當可燃性氣體與氧氣混合達到一定程度時遇明火會發(fā)生爆炸,所以在點燃可燃性氣體前必須檢驗氣體的純度,否則可能發(fā)生爆炸.故填:檢驗氣體的純度;爆炸.
點評: 解答本題要充分理解爆炸的含義,要樹立安全第一的理念.
20.加油站、某些倉庫等地方按規(guī)定要張貼“禁止煙火”的標志,這是因為這些地方除氧氣外還存在著大量的 可燃性氣體 ,當遇火或溫度達到 著火點 時,會發(fā)生燃燒甚至爆炸的事故.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
專題: 化學與生活.
分析: 根據(jù)爆炸指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地燃燒,就會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的熱,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解答本題.
解答: 解:根據(jù)爆炸的概念,在油庫空氣中;煊锌扇夹詺怏w,面粉廠的空氣中;煊锌扇夹缘奈⒘,空間有限,遇明火或溫度達到著火點時,會發(fā)生燃燒甚至爆炸的事故.
故答案為:可燃性氣體;著火點.
點評: 本題考查了爆炸的有關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從生活的實際出發(fā),可激發(fā)同學們學習的興趣.
21.實驗室試驗氫氣性質時,某學生用試管收集氫氣并檢驗其純度,聽到尖銳的爆鳴聲,如立即用試管再次收集氫氣,可能會發(fā)生 爆炸 ,請你幫助他設計合理的操作方法(至少兩種),以確保第二次收集氫氣的安全.(1) 用拇指堵住試管口一會再收集 ; 用排水法收集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
分析: 本題考查氫氣的收集和檢驗方法.由于剛檢驗過純度的試管內,氫氣火焰可能還沒有熄滅,如果立刻就用這個試管去收集氫氣,氫氣火焰可能會點燃氫氣發(fā)生器里尚混有空氣的氫氣,使氫氣發(fā)生器發(fā)生爆炸.用拇指堵住試管口一會兒,就使試管內未熄滅的氫氣火焰因缺氧氣而熄滅.或者改用排水法收集氫氣也可避免爆炸的.
解答: 解:聽到尖銳的爆鳴聲,說明氫氣不純,點燃可能會爆炸,故答案為:爆炸
剛結束操作氫氣的檢驗,試管中可能存在暗火,需讓其熄滅,可隔絕空氣或進入水,故答案為:(1)用拇指堵住試管口一會再收集;用排水法收集.
點評: 在實驗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平時要加強規(guī)范性操作訓練,養(yǎng)成科學的學習習慣.
22.搞好節(jié)能減排,全面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是岳陽市創(chuàng)建國家級環(huán)保模范城市的工作重點之一.各縣、市、區(qū)正在進行家用燃氣管道工程建設,在天然氣輸送到千家萬戶之前,先要在天然氣管道中充滿氮氣,請回答下面問題:
(1)先充滿氮氣的作用是 防止爆炸 .
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燃料有煤、 石油 、天然氣,我們常稱它們?yōu)榛剂,它們是不可再生能?
(3)寫出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CH4+2O2
CO2+2H2O .
(4)用天然氣替代煤等固體燃料的優(yōu)點有 清潔、方便(或污染少,經濟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答一點即可).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常用燃料的使用與其對環(huán)境的影響;化石燃料及其綜合利用.
專題: 生產、生活、環(huán)保類簡答題;生活實際型;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
分析: (1)利用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可防爆;
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天然氣;
(3)根據(jù)天然氣完全燃燒的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可寫出化學方程式;
(4)用天然氣替代煤等固體燃料的優(yōu)點,從天然氣完全燃燒的產物分析.
解答: 解:(1)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在天然氣管道中充滿氮氣是防止爆炸,故答案:防止爆炸;
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天然氣,故答案:石油;
(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完全燃燒的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H4+2O2
CO2+2H2O;
(4)天然氣完全燃燒的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無污染是清潔能源,優(yōu)點很多.故答案:清潔、方便(或污染少,經濟等).
點評: 該題從“十一五”節(jié)能減排為背景,考查三大化石燃料、氮氣、天然氣的性質與用途,信息豐富,知識全面.
23.2005年5月19日,河北承德暖兒河煤礦發(fā)生瓦斯爆炸,造成多人死亡和下落不明的重大安全事故.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請寫出瓦斯爆炸的化學方程式 CH4 +2O2
CO2 +2H2O ,為了防止煤礦發(fā)生瓦斯爆炸,你認為應該采取的措施是 通風并嚴禁煙火 .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 化學與生活.
分析: (1)甲烷的燃燒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據(jù)此書寫化學方程式即可;
根據(jù)爆炸發(fā)生的條件和防止爆炸的措施回答.
解答: 解:
(1)瓦斯爆炸即甲烷的燃燒其化學方程式為:CH4 +2O2
CO2 +2H2O. 故答案為:CH4 +2O2
CO2 +2H2O.
瓦斯爆炸的起因是氣體燃燒引發(fā)的,要防止爆炸就要防止氣體燃燒,通風可以清除部分氣體或稀釋瓦斯氣體,還能降低可燃性氣體的溫度,防止達到它的著火點,另外,為了防止瓦斯達到它的著火點,還可以杜絕火種,故方法措施為通風并嚴禁煙火.
故答案為:通風并嚴禁煙火.
答案:
(1)CH4 +2O2
CO2 +2H2O
通風并嚴禁煙火
點評: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問題無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問題,所以燃燒和爆炸知識就成了化學考查熱點,要注意燃燒爆炸的條件和防護措施.
三、解答題(共3小題)(選答題,不自動判卷)
24.如果發(fā)現(xiàn)室內煤氣泄漏,你應采取什么措施?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
專題: 化學與生活.
分析: 煤氣具有可燃性,與空氣混合后的氣體遇明火、靜電、電火花或加熱易發(fā)生爆炸,要謹慎處理,據(jù)此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煤氣具有可燃性,與空氣混合遇明火等易發(fā)生爆炸,關閉閥門,能防止煤氣繼續(xù)泄露;開窗通風,可以稀釋燃氣、降低溫度,防止發(fā)生燃燒或爆炸;不能打開抽油煙機等,否則會產生電火花,可能發(fā)生爆炸.
故答案為:關閉閥門、開窗通風.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燃燒和爆炸知識是化學考查的熱點,本題的實際指導意義大,掌握燃氣灶漏氣時的處理方法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25.請回答有關問題.
(1)為什么油庫及加油站要嚴禁煙火?
據(jù)《柳州日報》報道,2009年柳州市進一步減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完成了全年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目標.請你說一說為什么要減排二氧化硫(答出二氧化硫的兩點危害即可).
(3)發(fā)生在某高速公路上的一起鹽酸罐車泄漏事故,引發(fā)了某班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事故現(xiàn)場處理的討論.甲同學認為鹽酸有強腐蝕性,它腐蝕水泥路面,滲入土層酸化土壤,污染周圍的農田.他提出用燒堿來中和.乙同學認為不妥,原因是燒堿的堿性太強,在野外無法控制用量,會造成二次污染.經過討論后,他們選擇了下表中的兩種物質來處理泄漏的鹽酸.請說一說這兩種物質用于處理現(xiàn)場時各有什么優(yōu)點?
備選物質 CaCO3(粉末) Na2CO3(粉末)
優(yōu) 點 價格低廉 需要的質量少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酸的化學性質;酸雨的產生、危害及防治.
專題: 生產、生活、環(huán)保類簡答題;壓軸實驗題.
分析: 根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汽油是易揮發(fā)的液體揮發(fā)出得汽油蒸汽易燃燒,具有可燃性的氣體不純時燃燒可能引起爆炸,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氣味,能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根據(jù)碳酸鈣和碳酸鈉與鹽酸的反應的量和成本的角度分析其優(yōu)點即可.
解答: 解:(1)汽油揮發(fā)出得汽油蒸汽燃燒可能引起爆炸事故,所以加油站要嚴禁煙火,所以本題答案為:防止產生爆炸事故;
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氣味,是有毒的氣體,易造成空氣污染,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生成的亞硫酸能形成酸雨,所以本題答案為:污染空氣,形成酸雨;
(3)從成本的角度考慮,碳酸鈣是低廉的物質,從反應物的量的角度,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73
Na2CO3+2HCl═2NaCl+CO2↑+H2O
86 73
可以看出,處理相同量的鹽酸,需要碳酸鈉的質量少,所以本題答案為:價格低廉,需要的質量少.
點評: 本題考查了常見物質的性質,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要求同學們加強對常見物質的性質的理解和記憶,以便靈活運用.
26.請用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為什么油庫、面粉廠都要嚴禁煙火?
某溫度下,華雪同學用純凈的氯化鈉固體配制好5%的氯化鈉溶液后,用pH計(精確測定溶液pH的儀器)測得該氯化鈉溶液的pH=6.5,于是得出氯化鈉溶液呈酸性的結論.你認為華雪同學的結論是否正確?若不正確,還需要增加什么對比實驗?
考點: 防范爆炸的措施;溶液的酸堿度測定.
專題: 化學與生活;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 (1)根據(jù)爆炸指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地燃燒,就會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的熱,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解答本題;
根據(jù)氯化鈉溶液呈酸性是不正確的進行解答.
解答: 解:(1)因為面粉廠、加油站這些地方的空氣中常混有可燃的粉塵或可燃的氣體,它們遇到明火有發(fā)生爆炸的危險,所以要嚴禁煙火.
故答案為:面粉廠、加油站這些地方的空氣中;煊锌扇嫉姆蹓m或可燃的氣體,它們遇到明火有發(fā)生爆炸的危險,所以要嚴禁煙火.
根據(jù)理論上氯化鈉溶液呈中性,pH=7,所以測得該氯化鈉溶液的pH=6.5,得出氯化鈉溶液呈酸性的結論是錯誤的,還需要測定配置氯化鈉溶液所需水的pH值.
故答案為:不正確;需要測定配置氯化鈉溶液所需水的pH值.
點評: 本題考查了爆炸的有關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以及溶液的pH值,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難度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