⒋甲、乙兩金屬球,質(zhì)量相等,初溫相同,先將甲球投入冷水中,待熱平衡后水溫升高t℃,取出甲球(設(shè)熱量與水均無損失),再迅速把乙球投入水中,這杯水熱平衡后水溫又升高t℃,設(shè)甲、乙兩球的比熱分別為C甲和C乙,則有( )
A. C甲=C乙 B. C甲>C乙 C. C甲 D. 無法確定 、等肷涔饩和平面鏡的夾角為60°,轉(zhuǎn)動平面鏡,使入射角減小15°,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間的夾角和原來相比較,將( ) A. 減小90° B. 減小30° C. 減小45° D. 減小15° 、蛾P(guān)于實驗和虛像,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實像能用光屏接到,而虛像則不能 B. 實像有放大的也有縮小的,而虛像沒有縮小的 C. 實像一定是光的折射造成的,而虛像一定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D. 實像為光線相交形成,而虛像由光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形成 ⒎在做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物距u=5厘米時,成正立的像;u=8厘米時,成倒立的像,那么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有( ) A. u=4厘米時,可能成放大的實像 B. u=9厘米時,一定成放大的實像 C. u=14厘米時,可能成縮小的實像 D. u=17厘米時,一定成縮小的實像 、笇①|(zhì)量相等的甲、乙兩個銅塊放在沸水里煮相當(dāng)?shù)臅r間后,先取出甲銅塊放在某種液體中待熱平衡后液體溫度升高到40℃;取出甲后,再將乙銅塊放入此液體中待熱平衡后液體的溫度升高到50℃(不計熱量損失),則此液體的初溫度是_________℃。 、龟P(guān)于熱量、內(nèi)能和溫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 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B. 物體內(nèi)能增加,一定吸收熱量 C. 物體溫度升高,內(nèi)能一定增加 D. 質(zhì)量相同的兩個物體,溫度升高得多的物體吸收的熱量不一定多 、河嬎泐}: 把質(zhì)量為220克的金屬塊放到500克沸水中加熱到100℃,然后放入440克15℃的水中,熱平衡后的溫度是23℃,求該金屬的比熱(一個標準大氣壓,不計熱損失,準確到0.01) 同步練習(xí)答案: 1D 2C 3(1)熱傳遞 ⑵做功 ⑶熱傳遞 ⑷做功 ⑸做功 ⑹做功 ⒋C ⒌B ⒍AD ⒎BCD ⒏28℃ ⒐CD ⒑0.87×103焦/(千克ž℃) 、盌 ⒉C ⒊⑴熱傳遞 ⑵做功 ⑶熱傳遞 ⑷做功 ⑸做功 ⑹做功 ⒋C ⒌B ⒍AD ⒎BCD ⒏28℃ ⒐CD ⒑0.87×103焦/(千克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