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趯m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凼讨惺汤晒、費掉、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④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⑤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蕹急静家拢谀详,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呦鹊壑贾斏,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棉、允之任也。
、嘣副菹峦谐家杂戀\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掉、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峤癞斶h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一、解釋句中加點字意思:
1.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掉、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
良實 :忠良篤實 慮忠:考慮 想,忠誠
2.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簡拔:選拔 遺:給予
3. 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 以為:認為 悉:都咨:詢問,咨詢
4. 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裨:彌補 闕:通“缺”,缺點 廣益:很多好處
5.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
性行淑均 (性格和行為)(淑,和善;均,公平) 曉暢:(明曉、通達)
6. 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舉:推舉 為:做
7. 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行陣:軍隊行陣,泛指軍隊 得所:合理安排
8.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親:親近 遠:疏遠 所以……的原因 興。号d旺發(fā)達
9. 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傾頹:傾覆、衰敗
10.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痛恨:痛心、遺憾 于:對于
11.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
悉:都 貞良死節(jié):堅貞忠直,能以死報國
12. 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隆:興隆,興旺 計日而待:計算日期來等待
二、翻譯下列句子:
1.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輔佐陛下。
2. 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收到很多的好處。
3.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
將軍向寵,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軍事
4.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先帝在世的時候,每逢跟我談論這些事情,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的做法感到嘆息痛心遺憾的。
5.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西漢能夠興隆的原因;
6. 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東漢會衰敗的原因。
三、閱讀問答:
1.諸葛亮向后主劉禪推薦這些文官、武官的依據(jù)和目的是什么?
一是文官志慮 忠純 ,武官性行淑均曉暢軍事;二是文官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武官昔日使用先帝稱之能。
2.第⑤節(jié)中作者說“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這里的“此事”具體指的是?
親賢遠小;親小遠賢導致的結果。
3.說說諸葛亮在此敘說歷史的用意是什么?
目的是讓劉禪,曉之以理,以理服人。三條建議:親賢遠佞是核心。以先漢和后漢的歷史作為前車之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