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題
1.(2014,阜陽模擬)超市里出售的海鮮周圍要鋪一層碎冰塊,這是因為冰塊__熔化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時要__吸__(選填“放”或“吸”)熱,所以能起到保鮮的作用。
2.(2013,安順)生活中,人們常用酒精棉球擦發(fā)燒病人的額頭為他降溫,這是利用酒精在__汽化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過程中__吸__(選填“吸”或“放”)熱。
3.(2013,滁州模擬)寒冬,坐滿人的汽車門窗緊閉,水蒸氣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車窗__內__側,使玻璃變模糊,水蒸氣變成水珠會__放出__熱量。
4.(2015,安徽預測)“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句詩出自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從物理學角度分析,詩中的“露”和“霜”分別是物態(tài)變化中的__液化__現象和__凝華__現象。
二、選擇題
5.(2014,安慶模擬)吃剛從冰箱冷凍室里拿出的冰糕,舌頭往往會被凍在冰糕上,這是因為舌頭上的水發(fā)生了(B)
A.熔化 B.凝固 C.蒸發(fā) D.凝華
6.(2014,泰安)如圖所示是冰雕展中“火車頭”冰雕作品。展出當地的氣溫一直持續(xù)在-10 ℃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在一天天變小,此過程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A)
A.升華 B.熔化 C.汽化 D.凝華
7.下列實例中,為了加快蒸發(fā)的是(A)
A.將濕衣服晾在通風向陽處
B.把新鮮的蔬菜裝入保鮮袋中
C.給盛有酒精的瓶子加蓋
D.給播種后的農田覆蓋地膜
8.(2014,淮北模擬)加油站都有這樣的提示:請“熄火加油”、“禁止抽煙”、“不要使用手機”等。這是為了防止火花點燃汽油引起火災,因為常溫下液態(tài)的汽油容易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B)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
9.(2013,濟寧)在嚴寒的冬季,小滿到滑雪場滑雪,恰逢有一塊空地正在人工造雪。他發(fā)現造雪機在工作過程中,不斷將水吸入,并持續(xù)從造雪機的前方噴出“白霧”,而在“白霧”下方,已經積了厚厚的一層“白雪”,對于造雪機在造雪過程中,水這種物質發(fā)生的最主要的物態(tài)變化是(A)
A.凝固 B.凝華 C.升華 D.液化
10.(2014,呼和浩特)當溫度發(fā)生變化時,物質的狀態(tài)通常會發(fā)生變化。下列現象中物態(tài)變化判斷正確的是(C)
A.初秋的早晨,草葉上出現的晶瑩剔透的露珠屬于熔化現象
B.曬在太陽下的濕衣服變干是液化現象
C.擦在皮膚上的酒精很快變干是汽化現象
D.初冬樹上的霜是凝固現象
11.(2014,德州)如圖所示是常見的物態(tài)變化現象,其中需要吸熱的是(C)
A.露珠的形成 B.“霧凇”的形成
C.樟腦丸逐漸變小 D.河水結冰
12.(2014,蕪湖模擬)生活處處皆物理,下列現象與物態(tài)變化的對應關系中錯誤的是(A)
A.嚴冬,堆成的雪人變小——熔化
B.水燒開時,壺嘴出現“白氣”——液化
C.用吹風機將頭發(fā)吹干——汽化
D.放在衣柜的樟腦丸變小了——升華
13.(2013,湘西)初夏,大雨來臨前,沉悶的天氣常使墻面或地面變得很潮濕,其實這是一種液化現象。在下列現象中具有與此相同的物態(tài)變化的是(A)
A.煮飯時,鍋里冒出“白氣”
B.灑在地面上的水變干了
C.冬天地面上的水結成了冰
D.放在衣柜里的樟腦片變小了
14.(2014,雅安)熱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C)
A.擦在皮膚上的酒精很快變干,這是升華現象,需要吸熱
B.夏天揭開冰棒包裝后會看到冰棒冒“白氣”,這是升華現象,需要吸熱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現小的露珠,這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D.冬天的早上,有時地面上會出現白色的霜,這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
15.(2014,山西)如圖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圖象,下列從圖象中獲得信息正確的是(C)
A.海波是非晶體
B.海波在AB段是液態(tài)
C.海波在BC段吸熱,溫度不變
D.海波從開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時約8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