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游》閱讀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乙】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dú)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diǎn)、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選自張岱《湖心亭看雪》)
1.下列加點(diǎn)詞意思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A.念無與為樂者 念天地之悠悠 B.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尋病終
C.湖中人鳥聲俱絕 絕巘多生怪柏 D.與余舟一芥 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2.解釋下列加點(diǎn)的詞語。
(1)欣然起行 (2)惟長堤一痕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2)霧淞沆碭。
4.用原文詞語填空。
【甲】、【乙】兩文都描繪了自然美景,【甲】文著重寫“ ”,【乙】文著重寫
“雪”。同是美景,【甲]文景物美在“ ”,【乙】文景物妙在蒼茫。
l.A (A.均為“想到”。B.尋找;不久。C.消失;最。D.連詞;參與)
2.(1)高的樣子 (2)只
3.(1)只是少了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2)霧淞一片
4.月(月色)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