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13,蕪湖模擬)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過程中,小明把四個模型分別面對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與物左右位置的關(guān)系,其中能夠達到實驗?zāi)康牡氖?A)
11.(2014,涼山)下列關(guān)于“光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D)
A.池水看起來比實際淺,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B.濃密的樹蔭下出現(xiàn)很多圓形的光斑,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C.路邊建筑物的玻璃幕墻造成光污染,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D.因為光路可逆,所以甲從平面鏡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從平面鏡中看到甲的眼睛
12.(2014,麗水)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過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內(nèi)燈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對該像描述正確的是(C)
A.所成的像是實像
B.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
C.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
D.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13.(2014,安慶模擬)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觀察,這是物理學(xué)中一種重要的方法。如圖是一種顯示微小形變的裝置。A為激光筆,B、C是平面鏡,P為臺面,未放重物時,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為點D,當(dāng)把重物N放在臺面P上時,臺面將發(fā)生微小形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C)
A.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小,光斑向D點的左側(cè)移動
B.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小,光斑向D點的右側(cè)移動
C.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大,光斑向D點的右側(cè)移動
D.平面鏡B上的入射角變大,光斑向D點的左側(cè)移動
三、作圖題
14.(2014,永州)A、B為某一發(fā)光點S發(fā)出的光經(jīng)平面鏡MN反射后的兩條反射光線,如圖所示。試作出這兩條反射光線的入射光線,并確定發(fā)光點的位置。
解:圖略
15.(2014,黃岡)小宇的媽媽喜歡在家中養(yǎng)花,為了使客廳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壯成長,小宇想讓室外太陽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處,如圖。請你在圖中把光路補充完整并過A點畫出放置的平面鏡。
四、實驗探究題
16.(2014,銅陵模擬)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時,小紅將一可沿ON折轉(zhuǎn)的白色硬紙板ABCD__垂直__放置在平面鏡上,讓一束光緊貼硬紙板射向鏡面上的O點,可在ABCD平面內(nèi)看到反射光線;若將硬紙板向后折轉(zhuǎn)(如圖所示),則在硬紙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線。實驗中使用可折轉(zhuǎn)的硬紙板,除了能呈現(xiàn)光路外,另一個作用是__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nèi)__。
17.(2014,河南)如圖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時,將一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塊紙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鏡上。
(1)實驗時讓光貼著紙板入射是為了__使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呈現(xiàn)在紙板上__。
(2)如果紙板沒有與平面鏡垂直放置,當(dāng)光貼著紙板沿AO入射時,__不能__(選填“能”或“不能”)在紙板上看到反射光。
(3)為了便于測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記錄在紙板上,你的方法是__用量角器代替紙板__。
(4)為了得到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關(guān)系的普遍規(guī)律,應(yīng)當(dāng)__多次實驗__。
18.(2014,梅州)如圖甲所示,小麗同學(xué)在進行“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將玻璃板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兩段相同的蠟燭A和B豎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移動蠟燭B,直到看上去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實驗中:
(1)如果有5 mm厚和2 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yīng)選擇__2__ 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用兩段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__大小__的關(guān)系;
(2)小麗將光屏放在蠟燭B的位置上,發(fā)現(xiàn)光屏上__不能__(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這是因為__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__。
(3)如果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如圖乙所示),在實驗過程中會出現(xiàn)的情況是__蠟燭B與蠟燭A的像不能完全重合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