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14,煙臺)實驗室備有甲、乙、丙三個凸透鏡,三個實驗小組分別用這三個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當蠟燭到透鏡的距離都為12 cm時,甲、乙、丙三透鏡分別成縮小的實像、放大的虛像、放大的實像,則這三個透鏡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關系為(B)
A.f甲>f乙>f丙 B.f乙>f丙>f甲
C.f乙>f甲>f丙 D.f丙>f乙>f甲
三、實驗探究題
15.(2014,宣城模擬)在學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后,小濱選擇了一塊焦距未知的凸透鏡,對凸透鏡成像特點做了進一步探究。
(1)為了測量凸透鏡焦距,他讓一束平行光正對射向該透鏡,調(diào)節(jié)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一個__最小最亮__的光斑。圖甲是調(diào)整完成的狀態(tài),該透鏡焦距f=__10__ cm。
(2)小濱按照圖乙裝好實驗器材,只移動透鏡的情況下,無論怎樣調(diào)節(jié)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他猜想造成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蠟燭到光屏的距離較小__。
(3)當蠟燭在光具座A處時,光屏在B處得到了蠟焰
清晰的像,如圖丙所示,F(xiàn)將蠟燭由A處向左移動距離s到C處,為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他應將光屏向__左__(選填“左”或“右”)移動,移動距離s′__>__(選填“<”或“>”)s;這次成__倒立放大__(填像的特點)的實像。
16.(2015,安徽預測)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凸透鏡的位置固定不動,實驗操作規(guī)范。在圖示位置時,燭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這個像的成像原理與__照相機__(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相同,若將蠟燭向右移動少許,則應將光屏向__右__(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時像的大小比剛才的像要__大__些。
(2)再在凸透鏡左側附近放置一凹透鏡(圖中未畫出),這時需要將光屏向__右__(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為了粗測凸透鏡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節(jié)課下課后,將凸透鏡與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調(diào)節(jié)凸透鏡到地面的距離,直至地面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的亮點,小明認為此點就是凸透鏡焦點的位置,旁邊的同學卻告訴他,這個亮點不是凸透鏡的焦點位置,其理由是__凸透鏡沒有正對太陽光的位置__。
17.(2014,隨州)(1)王麗同學將一只透鏡放在眼前20 cm處玩賞時,被別的同學拍下了如圖照片。據(jù)此推斷該透鏡的焦距f滿足的條件是__f>20_cm__(用不等式表示)。
(2)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當蠟燭、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如圖位置分布時(分別為0 cm、50 cm、100 cm處),光屏上收集到與蠟燭等大、倒立的實像。據(jù)此判斷這一只透鏡的焦距f=__25_cm__;而此時某同學不小心將一滴墨水滴到了該透鏡上(污染面積約為鏡面的110),則光屏上出現(xiàn)的新現(xiàn)象是__像變暗了些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