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014,宣城模擬)如圖所示是兩個底面積不同的圓柱形容器A和B(SA>SB),容器足夠高,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此時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若在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體,在B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體,使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相等,正確的判斷是(B)
A.倒入的甲液體體積V甲可能大于倒入的乙液體體積V乙
B.抽出的甲液體體積V甲可能等于抽出的乙液體體積V乙
C.倒入的甲液體高度h甲一定大于倒入的乙液體高度h乙
D.抽出的甲液體高度h甲一定等于抽出的乙液體高度h乙
三、實驗探究題
16.(2014,揚州)如圖甲,裝滿牛奶的平底瓶子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倒過來放,牛奶對蓋子的壓強將__變大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瓶子對桌面的壓強將__變大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小陳利用牛奶瓶做紙片托水實驗后,倒光瓶中水,立即將原紙片蓋在瓶口,倒立后紙片不落下,如圖乙,這是為什么呢?
小陳猜想:
A.瓶中的氣壓小于大氣壓,大氣壓使紙片不落下;
B.瓶口和紙片上有少量水,分子間的引力使紙片不落下。
你認為哪種猜想錯誤?__A__(選填“A”或“B”),理由是__紙片未封住瓶口,瓶內外氣壓相等__。
17.(2014,亳州模擬)科學實驗小組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時,用早餐奶(圖甲)按圖乙、丙、丁三種情況放在泡沫塑料上,分別進行探究實驗。
(1)通過對乙、丙、丁三次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得出壓力作用效果跟__壓力和接觸面積__有關。
(2)這種探究方法在物理學中叫做__控制變量法__。
(3)如果在實驗中沒有泡沫塑料,可選擇現(xiàn)實生活中__海綿或細砂__來代替。
四、計算題
18.(2014,涼山)如圖所示,在一個封閉容器中裝滿體積為1 dm3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的質量為100 g,容器的下底面積為100 cm2,高為12 cm。
(g取10 N/kg)求:
(1)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和壓強;
(2)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和壓強。
解:(1)p=ρ水gh水=1.0×103 kg/m3×10 N/kg×0.12 m=1.2×103 Pa。
由p=FS得:
F=pS=1.2×103 Pa×100×10-4 m2=12 N
(2)F′=G水+G容=m水g+m容g=ρ水V水g+m容g=1.0×103 kg/m3×10-3 m3×10 N/kg+0.1 kg×10 N/kg=11 N,
p′=F′S=11 N100×10-4 m2=1.1×103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