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14,泰安)如圖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圖中“→”表示轉化關系,“-”表示相互能反應。已知A是人體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輕的氣體,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
(1)寫出F的化學式_H2O_,E物質的一種用途_改良酸性土壤_,C物質的一條化學性質_有劇毒(或具有還原性)_;
(2)C和D反應需要高溫,寫出它們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Fe2O3+3CO=====高溫2Fe+3CO2_;
(3)A→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CaCO3+2HCl===CaCl2+H2O+CO2↑_。
三、實驗探究題
15.(2014,菏澤)粗鹽中含有難溶性雜質(泥沙等)和多種可溶性雜質(氯化鎂、氯化鈣等)。某班同學在粗鹽提純實驗中,為把少量可溶性雜質CaCl2、MgCl2一并除去,將教材中實驗方案修改設計如下,請據(jù)此回答問題:
(1)實驗操作A的名稱是_過濾_,該操作的目的是_除去難溶性雜質(或將固體和液體分離)_。
(2)寫出步驟③中發(fā)生反應的主要化學方程式:
_MgCl2+2NaOH===Mg(OH)2↓+2NaCl_;
步驟⑥的作用是_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_。
(3)小剛同學認為該方案實際得到的氯化鈉可能比粗鹽中含有的氯化鈉要多,請你為他找出理由:_因為在實驗過程中有NaCl生成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