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單質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16.下列方法能區(qū)分空氣、氧氣、二氧化碳三瓶氣體的是
A.聞氣味 B.觀察顏色
C.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 D.倒入適量石灰水
17.CaCl2中鈣元素的化合價是
A.+1 B.+2 C.-1 D.-2
18.下列物質中,屬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糖水 C.蒸餾水 D.豆?jié){
19.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確的是
A.正在使用的家用電器著火,立即用水澆滅
B.天然氣泄漏,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C.燃著的酒精燈不慎碰倒,立即用濕布蓋滅
D.燃放煙花爆竹時,遠離人群和可燃物
20. 能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粒子是
A.O B.2O C.O2 D.O2-
21. 已知:2H2 + O2 2H2O。該反應前后,發(fā)生改變的是
A.分子的種類 B.原子的種類
C.原子的個數(shù) D.各元素的質量
22.下面是一些物質粒子的示意圖,其中可能屬于氧化物的是
A B C D
23.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qū)別是
A.分子質量大,原子質量小
B.分子能直接構成物質,原子不能直接構成物質
C.分子間有空隙,原子間無空隙
D.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4. 下列物質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 B.H2O C.CO2 D.H2O2
25.將100ml水與100ml酒精混合,所得液體體積小于200ml。下列對此現(xiàn)象的解釋最合理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B.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是很小的
C.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D.分子間是有間隔的
26. 下列物質性質的表述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水的密度是1.0g/cm3 B.碳酸易分解
C.食鹽易溶于水 D.二氧化碳無色無味
27.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A.CaO B.Ca(OH)2 C.CaCO3 D.CaSO4
28.在右圖所示裝置中,有四支充滿不同氣體的試管,倒立在水槽中,當拔開塞子時,試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A.空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氮氣
29. 下列物質由原子構成的是
A.蒸餾水 B.氯化鈉 C.金剛石 D.C60
30. 利用“降溫到著火點以下”的原理熄滅蠟燭的是
依據(jù)相關信息完成31-33題:
小資料:硝酸鉀的溶解度數(shù)值如下所示:
項目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KNO3 |
21g |
32g |
46g |
64g |
86g |
110g |
138g |
現(xiàn)有a、b、c、d四個燒杯中分別盛有50g水,在40℃時,向四個燒杯中分別加入55g、43g、32g、16g硝酸鉀,充分溶解后,如圖所示。
31.上述溶液中,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
A.a B.b C.c D.d
32.燒杯C中溶液的質量是
A.105g B.93g C.82g D.66g
33.若將a、b燒杯升溫至65℃,c、d燒杯保持不變,則溶質質量分數(shù)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34.手機、手提電腦中使用的鋰電池是新型高能電池,其電池內的某個反應可表示為Li+MnO2= LiMnO2。下列關于該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反應中MnO2是催化劑 B.反應前后Mn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C.該反應為化合反應 D.生成物LiMnO2為氧化物
35. 下列依據(jù)實驗目的所設計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操作 |
A |
檢驗二氧化碳 |
將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
B |
鑒別氮氣和二氧化碳 |
將燃著木條伸入瓶中 |
C |
氧氣驗滿 |
將帶火星的木條接近集氣瓶口 |
D |
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 |
將粗鹽研碎、溶解、蒸發(fā) |
36. 在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過程中,下列圖像能正確表示對應變化關系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