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激情五月亚洲色五月,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欧美婷婷丁香五月天社区

      考試首頁 | 考試用書 | 培訓課程 | 模擬考場  
        當前位置: 中華考試網(wǎng) >> 中考 >> 中考化學 >> 化學模擬題 >> 重慶化學模擬題 >> 文章內(nèi)容
        

      2020年重慶中考化學模擬試題及答案(7)_第2頁

      來源:中華考試網(wǎng)收藏本頁   【 】  [ 2020年3月11日 ]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33分)

        〖生活現(xiàn)象解釋〗

        13.(1分)請從13-A或13-B兩題中任選一個作答,若兩題均作答,按13-A計分。

      13-A  補齊物質(zhì)與其用途的連線

      13-B  補齊標識與其含義的連線

       

        炭

      過氧化氫溶液

      3%

      除異味

      消毒

      急救

      可回收物

      節(jié)約用水

      禁止吸煙

       

      14.(1分)營養(yǎng)液是無土栽培作物所需氮、磷、鉀等營養(yǎng)成分和水分的主要來源,營養(yǎng)液   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15.(1分)房屋著火時,用高壓水槍滅火,其主要的滅火原理是 。

        16.(1分)工業(yè)上制取氫氣的方法之一是在通電的條件下電解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17. (1分)燒水過程中,沒有發(fā)生變化的是 (填字母)。

        A.水分子質(zhì)量  B.水分子種類  C.水分子間隔

        18.(1分)以天然氣為燃料取暖做飯,可以減少對空氣的污染。天然氣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19.(1分)“超級金屬”錸被廣泛應用到航空航天等領域。七氧化二錸(Re2O7)是錸最常見的氧化物,其中錸元素的化合價為 。

        20. (2分)載人航天器工作艙中的空氣要與地球上的空氣基本一致。

        已知:在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分子個數(shù)之比。

        (1)若用“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請在方框內(nèi)用微觀示意圖表示工作艙中空氣的主要成分。

        (2)宇航員呼出的CO2用氫氧化鋰(LiOH)吸收,生成Li2CO3和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科普閱讀理解〗

        21.(4分)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在中國古代化工發(fā)展的歷史征程中,我國古代先民們在火藥、制陶燒瓷、煉銅冶鐵等化學加工技術(shù)方面取得了許多非凡的成就,為促進我國古代社會發(fā)展和人類的進步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火藥】

      2KNO3  +  3C  +  S           N2↑ +  3CO2↑  +  K2S  +  707KJ

      硝酸鉀    木炭   硫         氮氣   二氧化碳   硫化鉀   大量熱,爆炸

      人類最早使用的火藥是黑火藥,主要反應如下:

        【制陶燒瓷】

        瓷器與陶器,都屬于硅酸鹽系列制品,最主要的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氧化鋁(Al2O3)及多種金屬(Ca、Mg、Fe、K、Na等)氧化物。但在化學成分含量、用途等方面卻大有區(qū)別。

      制品

      化學成分

      性能用途等

      陶器

      Al2O3 約15%~18%;

      Fe2O3約5%~6%;

      CaO、MgO等≥3%。

      粗糙,不夠堅硬,常用于取水、盛放食物等。

      瓷器

      Al2O3 約18%~28%;

      Fe2O3約1%~2%;

      CaO、MgO等≤1%。

      高溫燒結(jié),堅硬致密,潔白,薄,

      呈半透明,敲擊時清脆悅耳,美觀,用途廣泛,觀賞、收藏價值高等。

        【金屬冶煉】

        制陶發(fā)展起來的高溫技術(shù)為金屬的冶煉、熔鑄創(chuàng)造了條件,我國由新石器時代晚期逐步進入了先是煉銅(稱為“青銅器時代”)后是煉鐵(稱為“鐵器時代”)的金屬時代。

        l 青銅冶煉

        天然銅夾雜在銅礦石之中,人們在加熱熔化天然銅的過程中,將綠色的孔雀石[Cu2(OH)2CO3]、棕或黑色的錫石(SnO2)、藍色的方鉛礦(PbS)放在一起燒,便產(chǎn)生了   青銅。青銅是銅與錫或鉛熔成的合金。熔點比純銅(1083℃)低100℃~300℃,更易加工和鑄造,鑄造性能也比純銅好,硬度幾乎提高一倍,適合制作工具和兵器。

        l 鐵的冶煉

        到了春秋中后期,我國先民們在熟悉地掌握了塊煉法煉鐵后,又在世界上率先發(fā)明了以高溫液體還原法冶煉生鐵的技術(shù),這在冶金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進步。

        隨著煉鐵技術(shù)的進步,人們也逐漸懂得了煉鋼。生鐵和鋼都是鐵碳合金。含碳量>2%,為生鐵;含碳量<0.02%,為純鐵;含碳量在兩者之間為鋼。

        依據(jù)文章內(nèi)容回答下列問題。

        (1)黑火藥的主要成分是 。

        (2)陶器與瓷器化學成分的主要區(qū)別是 。

        (3)生鐵的碳含量 (填“高于”或“低于”)鋼的碳含量。

        (4)與純金屬相比,合金的優(yōu)點可能是 。

        〖生產(chǎn)實際分析〗

      Pt、Ph合金網(wǎng)

      空氣

      設備B

      N2

      H2

      鐵砂網(wǎng)

      設備A

      氨氣(NH3)

      氧化氮(NO)

       

      吸收塔

      設備C

      空氣

      硝酸銨

      (NH4NO3)

       

      合成

      設備D

      硝酸

      (HNO3)

       

      22.(4分)工業(yè)上制取硝酸銨(NH4NO3)的流程圖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1)設備A中,發(fā)生的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___。

        (2)設備B、C中,空氣中的______一定參加了反應。

        (3)設備C中,生產(chǎn)硝酸過程排出的廢氣中會含有一些氮的氧化物,可用如下兩種

        方法處理:

        方法一、NaOH溶液吸收法:NO + NO2 + 2NaOH = 2NaNO2 + H2O

        方法二、NH3還原法:8NH3 + 6NO2 7N2 + 12H2O(NO也有類似的反應)

        以上兩種方法中,你認為哪種方法好并說明理由________。

        (4)設備D中,用NH3和HNO3制備NH4NO3。NH4NO3中氮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的計算式為________。

        〖基本實驗及其原理分析〗

        23.(2分)圖1為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裝置。

        (1)實驗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氧氣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

        24.(3分)利用圖2所示裝置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熱水溫度高于白磷著火點)。

        (1)對比銅片上白磷燃燒和紅磷不燃燒的現(xiàn)象,說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

        (2)能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的現(xiàn)象是 。

        (3)燒杯中熱水所起的作用是 。

        25.(3分)利用圖3裝置進行下列實驗(燒杯中放著一支燃著的蠟燭),打開K。

        (1)廣口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2)觀察到蠟燭________,說明影響燃燒劇烈程度因素之一是 。

        26.(3分)用圖4所示實驗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實驗過程中廣口瓶內(nèi)壓強變化曲線

        (1)圖4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圖5中,CD段氣壓變化的原因是 。

        (3)實驗前廣口瓶內(nèi)空氣體積為V,燒杯中水的體積為V1;實驗后燒杯中剩余水的

        體積為V2。計算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表達式為_______(用V、V1、V2表示)。

        〖科學探究〗

        27.(5分)甲同學用如下所示裝置制得CO2,并驗證CO2能與水反應生成酸的性質(zhì)。

      稀鹽酸

      大理石

      紫色石蕊溶液

      寫出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A       B

        乙同學在實驗時聞到制得的CO2有些刺激性氣味,于是乙同學對氣味的來源以及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的酸性物質(zhì)產(chǎn)生了疑問。針對疑問,探究過程如下:

        【查閱資料】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產(chǎn)生熱量;大理石無氣味,稀鹽酸有刺激性氣味。

        【猜想與假設】實驗時制得的CO2中混有的刺激性氣味來源于稀鹽酸,刺激性氣味氣體的混入與溫度、氣流的速率有關。

        【進行實驗】實驗裝置如下(兩個實驗中所用稀鹽酸及紫色石蕊溶液的體積、溶質(zhì)的質(zhì)量

        分數(shù)均相同;夾持裝置已略去)。

      實驗1

      N2

      實驗2




        【解釋與結(jié)論】

        (1)乙同學進行猜想與假設的依據(jù)是 。

        (2)實驗1、2均觀察到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由此說明猜想與假設正確。但是老師提示

        乙同學上述實驗設計仍有不足,還應該補充一個實驗,實驗方案是 。

        【反思與評價】

        (3)需在裝置A、B之間增加裝置C。裝置C的作用是 ,裝置C中藥品應具有的性質(zhì)是 。

      將中華自考網(wǎng)添加到收藏夾 | 每次上網(wǎng)自動訪問中華自考網(wǎng) | 復制本頁地址,傳給QQ/MSN上的好友 | 申請鏈接 TOP
      關于本站  網(wǎng)站聲明  廣告服務  聯(lián)系方式  站內(nèi)導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華考試網(wǎng)(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