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閱讀(5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分別回答問題。
【一】(22分) 童謠歲月長 唐毅
①回老家逢著兒時伙伴,講起孩提的“玩”,我撫憶再三,一些似已淡忘的舊事,又漸漸明晰起來。②小伙伴之間,做游戲、捉迷藏、講故事,是必不可少的,在一起“唱”童謠的時候也多,也很有趣。至今還記得一些,如《打電話》:“喂喂喂,打電話,問你的幺妹嫁不嫁?嫁給我、我不要,嫁給別人我要告。”我已忘了是怎么學會的,也不知道“嫁”的含義。但很好聽,童聲清亮,抑揚頓挫,韻味十足。
、墼谖业睦霞,童謠并不是“唱”,是念,近乎于唱,很特別。通常情況下,小孩子唱的童謠是由成年人教的,誰教呢?媽媽是最好的老師,其次是外婆。小孩子對長輩的依戀,大概也是從童謠開始的。譬如有一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橋在哪里呢?不知道。小孩子唱著,想象里也一定有一座古老的橋吧。
、芪业耐馄旁谖页鍪狼熬筒辉谌耸懒,自然不能教我唱童謠。但別的孩子有外婆,我就可以跟著學,或者別的孩子學會之后,聽他們唱一遍,我也就會唱了。如:“老天爺,快下雨,保佑娃娃吃白米!”或者,有時回家,我拉著爸爸媽媽的手,拉過來又推過去,做“拉鋸”的游戲,“拉鋸,還鋸,外婆門前耍把戲;請孫孫,去看戲,沒有好吃的,青菜蘿卜也可以。”每每說到這里,我就特別想念從未見過面的外婆。
、萃{是童年的藍天和白云,是孩提時代快樂的歌。有時,想起兒時玩過的游戲,還有講過的話,我仍禁不住好笑。畢竟真實地擁有過,誰不是從天真無邪的童謠里走過來的呢?回憶真有意思,可以把那些美好的童真在心里重演一遍,暫時拉近距離。
⑥現(xiàn)在讀到一些韻味雋永的兒歌,為了不致忘記,我就要用筆記下。也真有些無奈,童謠的流傳,原本是用口的,童年時候,哪里需要用筆呢?后來我長大了,在這方面真不中用。中國的民間文學,多是以口授的形式流傳的。童謠也屬于民歌的一種?涩F(xiàn)在一些嚴肅的新詩,常常不如童謠有意思。比如《過橫塘》:“月光光,照河塘。騎竹馬,過橫塘。橫塘水深不得過,娘子牽船來接郎。問郎長,問郎短,問郎此去何時返?”讀了這樣的童謠,我覺得它像唐詩,像宋詞,像元曲,更像一首好的白話詩。
、咴陂e暇之日,我讀童謠,總想起童年;唱童謠,就想起了童年的伙伴。不知怎么的,在成年的歲月里,童謠雖然能讓人思考,卻再也記不清楚,也念不出那樣的“味道”。有時候很讓我茫然,我的童謠,似乎還停留在故鄉(xiāng)的草叢間,那時記得很多,怎么現(xiàn)在大都忘了呢?⑧不過,故鄉(xiāng)是永遠也忘不了的。但那唱著童謠的歲月,仿佛一夜之間,是真的漸漸遠去了。(有改動)
5. 文章以“童謠歲月長”為題,有什么作用?請簡述。(4分)
6. 結合第②③④段概括出童謠能夠讓“我”漸漸明晰的原因?(6分)
7. 從內(nèi)容上和結構上簡述第⑤段畫線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
8. 作者在第⑥段引用了《過橫塘》的內(nèi)容,用意是什么?(4分)
9. 結合全文,理解文章第⑧段的含義。(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