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巖體壓縮波波速相同時,硬質巖巖體比軟質巖巖體風化程度高
(B)泥巖和半成巖,河不進行風化程度劃分
(C)巖石風化程度除可根據(jù)波速比、風化系數(shù)指標劃分外,也可根據(jù)經(jīng)驗劃分
D)強風化巖石無法獲取風化系數(shù)
【解析】D:《蛾市軌道交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307-2012附錄B。
12.黃土室內濕陷試驗的變形穩(wěn)定指標為下列哪個選項?
(A)每小時變形不大于0005m
(B)每小時變形不大于00mm
(C)每小時變形不大于0.02mm
(D)每小時變形不大于005mm
13.下列關于工程地質測繪和調查的說法中,那個選項是不正確的
A)測繪和調查范圍與工程場地大小相等
3)地質界線和地質觀測點的測繪精度在圖上不應低于3mm
地質觀測點的布置盡量利用天然和已有的人工露頭
每個地質單元都應有地質觀測點
解析】A:《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211-2001(2009版)第8.0.3-8.0.4條
14.按照《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153-2008規(guī)定,關于設計使用年限的敘述中,以下選項中正確的是哪個選項?
(A)設計規(guī)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無需維修即可使用的年限
B)設計規(guī)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經(jīng)過大修可使用的年限
(C)設計規(guī)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不需進行大修即可按預定目的使用的年限
(D)設計規(guī)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經(jīng)過大修可安預定目的使用的年限
【解析】C;《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153-2008第2.1.5條
15按照《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規(guī)定,在進行基坑圍護結構配筋設計時,作用在圍護結構上的土壓力計算
所采取的作用效應組合為以下哪個選項?
(A)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作用的標準組合
(B)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作用的準永久組合
(C)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下作用的基本組合,采用相應的分項系數(shù)
D)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下作用的基本組合,其分項系數(shù)均為1.0
【解析】C;《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2011第3.0.5條第4款。
16根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規(guī)定,擴展基礎受沖切承載力計算公式(p,A至0.7Bn/m)中p為下列選
項中的哪一項?
(A)相應于作用的標準組合時的地基土單位面積總反力
(B)相應于作用的基本組合時的地基土單位面積凈反力
(C)相應于作用的標準組合時的地基土單位面積凈反力
(D)相應于作用的基本組合時的地基土單位面積總反力
解析】B:《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第8.2.8條
17樹根樁主要施工工序有:①成孔:②下放鋼筋籠:③投入碎石和砂石料;④注漿:⑤埋設注漿管。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施工順
序是哪一選項?
(A)①→⑤→④→②→③
(C)①→⑤→②→④→③
(D)①→③→⑤→④→②
【解析】B;《既有建筑地基基礎加固技術規(guī)范》JGJ123-20υ12第115.3條,先鉆孔,再下鋼筋籠,插注漿管,然后填料,最
后注漿
.塑料排水帶作為堆載預壓地基處理豎向排水措施時,其井徑比是指下列哪個選項
(A)有效排水直徑與排水帶當量換算直徑的比值
B)排水帶寬度與有效排水直徑的比值
(C)排水帶寬度與排水帶間距的比值
19.下列關于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礎加固措施的敘述中,錯誤的是哪一選項?
Δ)采用錨桿靜壓樁進行基礎托換時,樁型可采用預制方樁、鋼管樁、預制管樁
(B)錨杄靜壓樁樁尖達到設計深度后,終止壓樁力應取設計單樁承載力特征值的1.0倍,且持續(xù)時間不
少于3min
(C)某建筑物岀現(xiàn)輕微損壞,經(jīng)査其地基膨脹等級為Ⅰ級,可采用加寬散水及在周圍種植草皮等措施
進行保護
(D)基礎加深時,宜在加固過程中和使用期間對被加固的建筑物進行監(jiān)測,直到變形穩(wěn)定
1某構筑物采用筏板基礎,基礎尺寸20m×20m,地基上為深厚粘土,要求處理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不小于200Pp,沉降不大
于100mm。某設計方案采用攪拌樁復合地基,樁長10m,計算結果為: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210kPa,沉降為180m,為
滿足要求,問下列何種修改方案最為有效?
(A)攪拌樁全部改為CFG樁,置換率,樁長不變
(B)置換率、樁長不變,增加攪拌樁樁徑
(C)總樁數(shù)不變,部分攪拌樁加長
(D)增加攪拌樁的水泥摻量提高樁身強度
解析】C;承載力滿足,沉降不滿足,減小沉降的有效措施是増加樁長,C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