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水工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DL5073—2000)規(guī)定,對于壩高大于40m的壩體,當設計烈度為7、8、9度時,若壩底的地震作用若為1.0,則壩頂?shù)牡卣鹱饔梅謩e為( )。
A、2,2.5,3;
B、3,2.5,2;
C、6,5,4;
D、4,5,6;
答案:B
2、采用靜載荷試驗法確定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時,關于極限承載力標準值的確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當各試樁極限承載力實測值的極差不超過平均值的30%時取各試樁實測值的平均值為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
B.當各試樁極限承載力實測值的極差不超過最小值的30%時取各試樁實測值的平均值為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
C.當各試樁極限承載力實測值的極差不超過最大值的30%時取各試樁實測值的平均值為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
D.取各試樁實測值的平均值為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
答案:A
2020年巖土工程師考試題庫—網(wǎng)校課程 | ||
考試題庫 | 2020年巖土工程師考試題庫 | 在線做題 |
網(wǎng)校課程 |
2020年巖土工程師備考指導+考點精講+歷年真題解析 |
在線試聽 |
3、對于丙類建筑,當?shù)鼗囊夯燃墳閲乐貢r,抗液化措施的選擇應為( )。
A、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B、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或部分消除液化沉陷且對基礎和上部結構處理;
C、基礎和上部結構處理,或更高要求的措施;
D、部分消除液化沉陷,或對地基和上部結構處理;
答案:B
4、對于工程上而言,下列關于地面沉降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指地殼表面在自然力作用下造成區(qū)域性的造成區(qū)域性體下降運動;
B、指人類經(jīng)濟活動影響下造成區(qū)域性的總體下降運動;
C、指地殼表面在自然力作用下或人類經(jīng)濟活動影響下造成區(qū)域性的總體下降運動;
D、主要是指由抽取液體(以地下水為主,也包括油、氣)所引起的區(qū)域性地面沉降;
答案:D
5、為滿足確定設計地震動的要求,工程勘察單位至少應提供的資料或參數(shù)包括( )。
A、有關地震環(huán)境方面的資料和場地環(huán)境方面的資料;
B、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設計特征周期;
C、覆蓋層厚度、剪切波速測試結果、土層鉆孔資料等;
D、A+B+C;
答案:A
6、利用十字板剪切試驗測得某淤泥質土的抗剪強度為10.6kPa,重塑土的不排水抗剪強度為2.0 kPa,該土的靈敏度St為:( )。
A、5.3;
B、2.0;
C、10.6;
D、4.0;
答案:A
7、按照《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的規(guī)定,采用概率理論對測試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根據(jù)概率理論,最小數(shù)據(jù)量n由tp= = 確定。式中tp為t分布的系數(shù)值,與置信水平Ps和自由度(n-1)有關。要滿足置信概率Ps=0.95時的精度要求時,對于土體而言,需要( )個測試數(shù)據(jù),對于巖體而言,需要( )個測試數(shù)據(jù)。
A、2,3;
B、4,6;
C、6,9;
D、9,12;
答案:C
8、按照《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J 013—95),滑坡地段的公路路基形式應( )選取。
A、宜采用路堤形式;
B、宜采用路塹形式;
C、滑坡上緣宜采用路塹形式,滑坡下緣宜采用路堤形式;
D、滑坡下緣宜采用路塹形式,滑坡上緣宜采用路堤形式;
答案:C
9、按照《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guī)范》關于液化判別的原理,某位于8度設防區(qū)的場地,地下水位于地面下10m處,則深度在10m的地震剪應力比 為( )。
A、1.0;
B、0.5;
C、0.22;
D、0.117;
答案:D
10、按照《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的規(guī)定,在進行地基土液化初判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地質年代為第四紀晚更新世(Q3)及以前時可判為不液化;
B、當砂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7、8和9度時分別大于10、13和16可判為不液化;
C、當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7、8和9度時分別大于10、13和16可判為不液化;
D、地質年代為第四紀全新世(Q4)及以前時可判為不液化;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