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力狀態(tài)與強度理論
一、點的應力狀態(tài)及其分類
(1)定義:受力后構件上任一點沿各個不同方向上應力情況的集合,稱為一點的應力狀態(tài)。
(2)單元體選取方法:
1)分析構件的外力和支座反力;
2)過研究點取橫截面,分析其內力;
3)確定橫截面上該點的σ、的大小和方向。
(3)主平面:過某點的無數(shù)多個截面中,最大(或最小)正應力所在的平面稱為主平面,主平面上剪應力必為零。
(4)主應力:主平面上的最大(或最小)正應力。
(5)點的應力狀態(tài)分類:對任一點總可找到三對互相垂直的主平面,相應地存在三個互相垂直的主應力,按代數(shù)值大小排列為σ1>=σ2>=σ3。若這三個主應力中,僅一個不為零,則該應力狀態(tài)稱為單向應力狀態(tài);如有兩個不為零,稱為二向應力狀態(tài);當三個主應力均不為零時,稱為三向應力狀態(tài)。
二、二向應力狀態(tài)
(一)斜截面上的應力
(二)主應力、主平面
三、三向應力狀態(tài)、廣義虎克定律
(一)斜截面上應力、最大剪應力在σ-t直角坐標系下,代表單元體任何截面上應力的點,必定在由σ1和σ2、σ2和σ3、σ3和σ1所組成的三個應力圓(見圖)的圓周上或由它們所圍成的陰影范圍內。
(二)廣義虎克定律
四、強度理論
強度理論實質上是利用簡單拉壓的試驗結果,建立復雜應力狀態(tài)下的強度條件的一些假說。這些假說認為,復雜應力狀態(tài)下的危險準則,是某種決定因素達到單向拉伸時同一因素的極限值。強度理論分為兩類:一類是解釋材料發(fā)生脆性斷裂破壞原因的,例如,最大拉應力理論(第一強度理論)和最大伸長線應變理論(第二強度理論):另一類是解釋塑性屈服破壞原因的,例如,最大剪應力理論(第三強度理論)和最大形狀改變比能理論(第四強度理論)。
。 。 。 |
巖土工程師考試知多少?搶先領取資料慢慢看! |
。 。 。 | |||
巖土工程師題庫 | |||||
加群即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