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和解劑
一、A1
1、痛瀉要方中配伍防風的主要用意是( )
A、疏風散寒
B、升發(fā)清陽
C、散肝舒脾
D、疏風寬腸
E、祛風解痙
2、逍遙散中配伍薄荷的用意是( )
A、疏肝解郁
B、散肝舒脾
C、疏郁透邪
D、疏肝散熱
E、清利頭目
3、《傷寒論》原著中,半夏瀉心湯證的成因是( )
A、桂枝湯證誤下
B、桂枝湯證過汗
C、小柴胡湯證誤下
D、小柴胡湯證誤汗
E、大承氣湯證應下失下
4、四逆散所主證候的病因病機是( )
A、實邪閉阻,抑遏陽氣
B、腎陽衰微,陰寒內盛
C、少陰陽虛,陰寒上逆
D、血虛受寒,寒客經(jīng)脈
E、氣機不暢,陽氣內郁
5、下列各項中,除哪項外均屬于小柴胡湯主治病證的臨床表現(xiàn)( )
A、心煩喜嘔
B、泄利下重
C、胸脅苦滿
D、往來寒熱
E、口苦咽干目眩
6、半夏瀉心湯適用于( )
A、脾胃虛弱,寒熱錯雜,癥見脘腹痞脹,惡食懶倦,大便不暢者
B、脾胃虛弱,寒熱錯雜,癥見心下痞滿,但滿不痛,嘔吐下利者
C、脾胃虛弱,水熱互結,癥見心下硬滿,干噫食臭,腸鳴下利者
D、脾胃虛弱,痰濁內阻,癥見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苔膩脈滑者
E、胃虛有熱,和降失常,癥見心胸煩悶,氣逆欲嘔,口于喜飲者
7、逍遙散所主證候的病機要點是( )
A、肝血不足,疏泄失常
B、肝氣郁滯,耗傷陰血
C、肝郁血虛,脾失健運
D、營血虛滯,肝失疏泄
E、陰虛肝郁,橫犯脾胃
8、和解少陽的代表方劑是( )
A、四逆散
B、逍遙散
C、小柴胡湯
D、大柴胡湯
E、半夏瀉心湯
9、功用為補脾柔肝,祛濕止瀉的方劑是( )
A、溫脾湯
B、逍遙散
C、四逆散
D、痛瀉要方
E、大柴胡湯
10、功用為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方劑是( )
A、達原飲
B、逍遙散
C、四逆散
D、痛瀉要方
E、大柴胡湯
11、蒿芩清膽湯的功用是( )
A、疏肝解郁,益血健脾
B、清膽利濕,和胃化痰
C、補脾柔肝,祛濕止瀉
D、清熱瀉火,利水通淋
E、清熱利濕,逐瘀退黃
12、半夏瀉心湯與小柴胡湯兩方組成中均含有的藥物是( )
A、人參 黃芩 半夏 干姜 甘草
B、人參 生姜 半夏 甘草 大棗
C、半夏 黃連 黃芩 甘草 大棗
D、柴胡 人參 黃芩 甘草 生姜
E、半夏 黃芩 人參 炙甘草 大棗
13、四逆散的組成藥物中不含( )
A、柴胡
B、芍藥
C、枳實
D、陳皮
E、炙甘草
14、小柴胡湯的組成是( )
A、柴胡 黃芩 干姜 人參 茯苓 甘草 大棗
B、柴胡 黃芩 半夏 枳實 干姜 人參 甘草
C、柴胡 黃芩 半夏 人參 炙甘草 生姜 大棗
D、柴胡 黃連 半夏 人參 甘草 生姜 大棗
E、柴胡 黃芩 黃芪 半夏 甘草 生姜 大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