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
A1型題
1. 麻疹傳染性最強的時期為
A. 潛伏期 B. 前驅期
C. 出疹期 D. 恢復期
E. 出現(xiàn)并發(fā)癥期
2. 開始接種麻疹疫苗的適宜年齡是
A. 3個月以內 B. 3個月時
C. 6個月以上 D. 8個月時
E. 12個月以上
3. 典型的麻疹出疹順序是
A. 始于耳后、發(fā)際,后向全身發(fā)展 B. 始于胸腹,后向四肢發(fā)展
C. 始于四肢,后向軀干、面部發(fā)展 D. 始于手足,后向四肢、軀干、面部發(fā)展
E. 始于額部、面部,后向四肢、軀干發(fā)展
4. 麻疹早期最有診斷價值的是下列哪一項
A. 發(fā)熱3~4天后耳后出疹 B. 接觸麻疹患兒10~12天后發(fā)熱
C. 高熱及耳后、枕部淋巴結腫大 D. Koplik斑
E. 未按時接種麻疹疫苗
5. 下列哪一項不是麻疹常見的并發(fā)癥
A. 喉炎 B. 腦炎
C. 心肌炎 D. 急性腎炎
E. 中耳炎
6. 麻疹并發(fā)腦炎患兒,從出疹日計算,應隔離的時間是
A. 5天 B. 7天
C. 10天 D. 14天
E. 21天
7. 水痘病兒應隔離至
A. 出疹后7天 B. 出疹后10~14天
C. 部分皮疹結痂 D. 全部皮疹結痂
E. 全部皮疹消退,結痂、脫屑
8. 下列哪一項不是水痘皮疹的特點
A. 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B. 皮疹最初形態(tài)為斑丘
C. 粘膜處不出皮疹 D. 皮疹伴瘙癢
9. 下列哪項不是水痘的臨床表現(xiàn)
A. 潛伏期8—21天 B. 發(fā)熱1~2天后出現(xiàn)皮疹
C. 皮疹一般在3~5天內分批出齊 D. 皮疹呈離心性分布
E. 多種皮疹可同時存在
10. 下列哪項是流行性腮腺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
A. 病毒性睪丸炎 B. 病毒性關節(jié)炎
C. 非化膿性胰腺炎 D. 病毒性心肌炎
E. 病毒性腦膜炎
11. 脊髓灰質炎的好發(fā)年齡是
A. 1歲以下 B. 3歲以下
C. 5歲以下 D. 7歲以下
E. 10歲以下
12. 脊髓灰質炎的典型熱型是
A. 稽留熱 B. 弛張熱
C. 間歇熱 D. 雙峰熱
E. 以上均不是
13. 細菌性痢疾在我國常見的有
A. 氏與鮑氏菌 B. 福氏與志賀氏菌
C. 與宋氏菌 D. 宋氏與鮑氏菌
E. 氏與志賀氏菌
14. 對于百日咳患兒,抗生素應首選
A. 卡那霉素 B. 先鋒霉素
C. 四環(huán)素 D. 林可霉素
E. 紅霉素
15. 百日咳最主要的診斷依據是
A. 咳嗽呈日輕夜重 B. 陣發(fā)性痙攣性咳嗽
C. 白細胞總數及淋巴細胞增高 D. 應用紅霉素有效
E. 以上均不是
16.結核菌素假陰性反應可見于
A.患支氣管肺炎時 B. 患結核性腦膜炎時
C.未接種卡介苗時 D. 接種卡介苗4周內
E.患猩紅熱后3個月
17.觀察OT試驗結果的時間為
A. 24小時以內 B. 24~36小時
C. 36~48小時 D. 48~72小時
E. 以上都不是
18.關于OT試驗,下列哪項說法是正確的
A. 陽性表示體內有活動性結核 B. 強陽性表示體內有活動性結核
C. 硬節(jié)直徑15mm以上為強陽性 D. 紅斑直徑20mm以上為強陽性
E. 強陽性表示病情嚴重
19.1歲以內小兒未接種過卡介苗,OT試驗陽性表示
A. 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病灶 B. 體內有陳舊性結核病灶
C. 受過結核感染,不一定有活動性結核 D. 對結核有免疫力
E. 近2~3周內感染結核
20.下列均是結核自然感染后OT試驗陽性反應的特點,應除外的是
A. 硬結直徑在15mm以上 B. 硬結質地硬,顏色深
C. 硬結消退后留有色素沉著 D. 反應持續(xù)時間7~10天
E. OT試驗陽性可持續(xù)3~5年
21.下列均是小兒結核病活動性參考指標,應除外的是
A. 發(fā)熱、盜汗和消瘦 B. 血沉快
C. OT試驗陽性 D. 痰中找到結核菌
E. 胸片示鈣化灶
22.殺菌性抗結核藥為
A. 異煙肼、利福平、硫異煙胺 B. 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
C. 異煙肼、鏈霉素、乙胺丁醇 D. 異煙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E. 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
23.結核性腦膜炎最常見于
A. 干酪性肺炎 B. 繼發(fā)性肺結核
C. 全身粟粒性結核 D. 支氣管淋巴結結核
E. 腦部結核瘤
24.下列哪項不是結核性腦膜炎的早期表現(xiàn)
A. 情緒改變 B. 低熱
C. 頭痛 D. 嘔吐
E. 驚厥
25.結核性腦膜炎最常受累的顱神經為
A. 面神經 B. 視神經
C. 聽神經 D. 動眼神經
E. 滑車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