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妊娠
1、 定義:受精卵在宮腔以外的部位著床。
2、 最常見部位:輸卵管壺腹部
3、 輸卵管妊娠的結(jié)局:輸卵管妊娠流產(chǎn)、輸卵管妊娠破裂、陳舊性宮外孕、繼發(fā)性腹腔妊娠。
4、 臨床表現(xiàn):停經(jīng)、腹痛、陰道出血、暈厥與休克、盆腔包塊
陰道后穹隆穿刺:如能經(jīng)后穹隆穿刺抽出顏色較暗的不凝血,說明有血腹癥存在。
5、異位妊娠的鑒別診斷表
癥狀 |
輸卵管妊娠 |
流產(chǎn) |
急性輸卵管炎 |
急性闌尾炎 |
黃體破裂 |
卵巢囊腫蒂扭轉(zhuǎn) |
停經(jīng) |
多有 |
有 |
無 |
無 |
多無 |
無 |
腹痛 |
突發(fā)撕裂樣疼痛,一側(cè)開始至全腹 |
下腹中央陣發(fā)性疼痛 |
兩下腹持續(xù)性疼痛 |
轉(zhuǎn)移性右下腹痛 |
下腹一側(cè)突發(fā)疼痛 |
下腹一側(cè)突發(fā)疼痛 |
陰道出血 |
量少,色暗紅,有蛻膜或管型排出 |
量少或多有血塊或絨毛排出 |
無 |
無 |
無或有如月經(jīng)量 |
無 |
休克 |
與出血量不成正比 |
出血多時可有 |
無 |
無 |
無或輕度休克 |
無 |
體溫 |
正常或有低熱 |
正常 |
升高 |
升高 |
正常 |
稍高 |
盆腔檢查 |
宮頸舉痛,一側(cè)或直腸子宮陷凹有腫塊 |
宮口稍開,子宮增大 |
宮頸舉痛,下腹痛,常無包塊 |
無腫塊,麥氏點壓痛 |
一側(cè)附件壓痛 |
卵巢腫塊,蒂部壓痛 |
白細胞計數(shù) |
正常或稍高 |
正常 |
升高 |
升高 |
正常 |
稍高 |
血紅蛋白 |
下降 |
可正常 |
正常 |
正常 |
可下降 |
正常 |
后穹窿穿刺 |
可抽出不凝血 |
陰性 |
可抽出膿液 |
陰性 |
可抽出血液 |
陰性 |
妊娠試驗 |
多為陽性 |
多為陽性 |
陰性 |
陰性 |
陰性 |
陰性 |
超聲顯像 |
一側(cè)附件低回音區(qū),其內(nèi)或有妊囊 |
宮內(nèi)可見妊囊 |
兩側(cè)附件低回聲區(qū) |
子宮附件無異常圖像象 |
一側(cè)附件低回聲區(qū) |
一側(cè)附件低回聲區(qū),邊緣清晰 |
6、異位妊娠治療
一般早起未破裂型,血ß-HCG<3000U\L;無明顯內(nèi)出血;輸卵管妊娠包塊直徑<=3cm;患者要求保留生育能力者,可選擇保守治療。
宮外孕I號方(丹參,赤芍,桃仁,黨參,黃芪) 適用于未破損型
宮外孕II號方(丹參,赤芍,桃仁,三棱,莪術(shù)) 適用于已破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