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jié) 陽和湯
組成:熟地30g 肉桂3g 麻黃2g 鹿角膠9g 白芥子6g 姜炭2g 生甘草3g
方歌:陽和湯法解寒凝,貼骨流注鶴膝風,熟地鹿膠姜炭桂,麻黃白芥甘草從。
功用:溫陽補血,散寒通凝。
主治:陰疽。漫腫無頭,皮色不變,酸痛無熱,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遲細。或貼骨疽、脫疽、流注、痰核、鶴膝風等屬于陰寒者。
方解:本證虛是“本”,寒是“標”,故方中重用熟地,大補陰血,填精益髓;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膠,補腎助陽,強壯筋骨,兩者合用,養(yǎng)血助陽,以治其本,共為君藥。臣以姜炭、肉桂溫熱之品以溫通寒凝濕滯。佐以麻黃,辛溫達衛(wèi),宣通經絡,引陽氣,開寒結;白芥子祛寒痰濕滯,可達皮里膜外,兩味合用,既能使氣血宣通,又可令熟地、鹿角膠補而不滯。甘草生用為使,解毒而調諸藥。
本方為治療陰疽的常用方劑。
“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狈ǖ拇,另金腎氣丸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