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一)A1型題
1.C 答案分析:腕后橈動脈搏動處稱為寸口。
2.A 答案分析:寸口診脈法始見于《內經》。
3.B 答案分析:一般而言,人的右手寸口寸、關、尺三部分別候肺、脾、命門(腎)。
4.C 答案分析:一般而言,人的左手寸口寸、關、尺三部分別候心、肝、腎。
5.A 答案分析:《內經》提出平旦(清晨)為候脈的最佳時間。
6.C 答案分析:因小兒寸口短小,不能容納三指,故診小兒脈常用 “一指定關法”。
7.B 答案分析:臨床診脈一般以2─3分鐘為宜。
8.B 答案分析:正常的脈象稱為平脈,又叫常脈。
9.A 答案分析:浮脈的特點為輕取即得,重按稍減。
10.E 答案分析:濡脈的特點為脈來浮而細軟。
11.D 答案分析:實脈的特點為三部舉按皆有力。
12.B 答案分析:細脈的特點是脈細如線,但起落應指明顯。
13.A 答案分析:緊脈的主病為寒證、痛證、宿食。
14.D 答案分析:洪脈單主陽熱亢盛。
15.C 答案分析:弦主肝病,細為陰血不足。故弦細脈主肝腎陰虛或血虛肝郁。
16.B 答案分析:按之凹陷,舉手即起的為氣腫。
17.A 答案分析:心下或胃脘滿痛,按之堅硬而痛,稱心下痞。
18.E 答案分析:小兒手心發(fā)熱,多屬積食。
19.C 答案分析:四肢厥冷而胸腹灼熱多為熱厥,即真熱假寒。
20.E 答案分析:癥為有形之物,腫塊堅硬疼痛,推之不移,長久不散。
(二)A2型題
1.C 答案分析:蛔蟲患者臍周疼痛,時作時止,按之有塊,呈條索筋結狀,有移動感。
2.B 答案分析:腸癰患者右下腹疼痛,多從上腹部轉移而來,按之疼痛不甚,突然放手疼痛加劇。
3.A 答案分析:陽證瘡瘍高突,紅腫灼痛,根盤緊縮,按之邊硬頂軟,為有膿之征。
4.B 答案分析:病人惡寒發(fā)熱無汗,咳嗽吐痰清稀,頭身疼痛不適,為外感風寒,故脈浮緊。
5.C 答案分析:病人脈來疾急,至數不清,煩燥不寧,汗出如珠而粘,手足尚溫,目眶深陷,為亡陰之象。
6.D 答案分析:病人脈象沉弦,在期門穴有壓痛,伴有厭食腹脹,大便不調,為肝病。
(三)B1型題
1.B 答案分析:代脈的特點為脈來時一止,止有定數,良久方來。
2.C 答案分析:結脈的特點為脈來緩而一止,止無定數。
3.A 答案分析:凡痰飲、食積等均可表現為滑脈。
4.D 答案分析:凡脾虛或有濕困,均可表現為濡脈。
5.A 答案分析:濡脈的特點為浮而細軟。
6.C 答案分析:因為肝失疏泄,氣機不利,致使脈道拘急而見脈形端直以長,挺然指下,如按琴弦。這是弦脈的特征。
7.C 答案分析:表熱之證,初按肌膚較熱,久按則熱減。
8.B 答案分析:胸腹灼熱為真熱之征,四肢厥冷為假寒之象。
(四)X型題
1.A B D E 答案分析:痰熱壅盛、食積化熱、肝風挾痰、肝火痰熱皆可表現為弦滑數脈。
2.A B C D E 答案分析:脈象構成的要素包括了脈象的部位、速率、形態(tài)、強度、節(jié)律等因素。
3.B C D E 答案分析:澀脈的主病有精傷、血少、血瘀、氣滯。
4.C D E 答案分析:正常的脈象即是脈有胃、神、根。
5.A B C D 答案分析:主虛證的脈象有代脈、弱脈、虛脈、細脈。
6.A C D E 答案分析:主陽熱亢盛的脈有促脈、沉弦數脈、實脈、滑脈。
7.A B D E 答案分析:皮膚的顏色只能通過望診來了解,其余皆可通過按診了解。
8.A B C 答案分析:按胸脅可以了解胸脅所包容的心肺肝等臟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