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血證)
一、診斷 白血病=發(fā)熱+出血傾向+胸骨壓痛+全血細胞減少
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血象和骨髓象特點,診斷一般不難。由于白血病類型不同,治療方案及預后亦不盡相同,因此診斷成立后,應進一步分型。
一、鑒別診斷
(1)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 該病除病態(tài)造血外,外周血中有原始和幼稚細胞,全血細胞減少和染色體異常,易與白血病相混淆。但骨髓中原始細胞小于20%。
(2)巨幼細胞貧血 巨幼細胞貧血有時可與紅白血病混淆。但前者骨髓中原始細胞不增多,幼紅細胞PAS反應常為陰性,予以葉酸、維生素B12治療有效。
(3)急性粒細胞缺乏癥恢復期 在藥物或某些感染引起的粒細胞缺乏癥的恢復期,骨髓中原、幼粒細胞明顯增加。但該癥多有明確病因,血小板正常,原、幼粒細胞中無Auer小體及染色體異常。短期內(nèi)骨髓成熟粒細胞恢復正常。
一、中醫(yī)證型
中醫(yī)證型 |
經(jīng)典癥候 |
方劑 |
熱毒熾盛 |
壯熱+出血+舌紅絳苔黃+脈大 |
黃連解毒湯合清營湯 |
痰熱瘀阻 |
痰多胸悶+渴不欲飲+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 |
溫膽湯合桃紅四物湯 |
陰虛火旺 |
口干+盜汗+舌紅苔黃+脈細數(shù) |
知柏地黃丸合二至丸 |
氣陰兩虛 |
自汗+盜汗+氣短+腰酸+舌淡脈沉細 |
五陰煎 |
濕熱內(nèi)蘊 |
身重+肛門灼熱+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
葛根芩連湯 |
三、急性白血病臨床表現(xiàn)
1.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表現(xiàn)
(1)貧血 是首發(fā)表現(xiàn)。(2)發(fā)熱。(3)出血。
2.白血病細胞增殖浸潤表現(xiàn)
(1)淋巴結(jié)和肝脾腫大。 (2)骨骼和關節(jié)疼痛,常有胸骨下端局部壓痛。
(3)眼球突出,呈紫藍色皮膚結(jié)節(jié)。 (5)中樞神經(jīng)、復視或失明。
(4)可使牙齦增生、腫脹,可出現(xiàn)藍灰色斑丘疹或皮膚粒細胞肉瘤,局部皮膚隆起、變硬系統(tǒng)白血病(CNSL) 常發(fā)生在緩解期,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最常見,兒童患者尤甚。臨床上輕者表現(xiàn)為頭痛、頭暈,重者有嘔吐、頸項強直,甚至抽搐、昏迷。
(6)睪丸出現(xiàn)無痛性腫大,多見于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化療緩解后的男性幼兒或青年,是僅次于CNSL的白血病髓外復發(fā)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