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
腰痛 |
腰痛的概念 |
★★ |
腰痛的病因病機 |
★★ | |
腰痛的診斷與病證鑒別 |
★ | |
腰痛的辨證論治 |
★★★ |
腰痛的概念
腰痛是因感受外邪,或跌仆閃挫,或腎虛引起的腰部氣血運行不暢,或失于濡養(yǎng),以腰部一側或兩側疼痛為主要癥狀的一類病證。
腰痛的病因病機
腰為腎之府,為腎之精氣所濡養(yǎng)。腎與膀胱相表里,足太陽經(jīng)夾脊入腰中。此外,任、督、沖、帶諸脈亦布其間,故內傷則不外乎腎虛。而外感風寒濕熱諸邪,以濕性黏滯,最易痹著腰部,所以外感總離不開濕邪為患。內外二因,相互影響,腎虛是發(fā)病關鍵所在,風寒濕熱之痹阻不行,常因腎虛而客,否則雖感外邪,亦不致出現(xiàn)腰痛。至于勞力扭傷,則和血瘀有關,臨床上亦不少見。
腰痛的辨證論治
寒濕腰痛證
證候:腰部冷痛重著,轉側不利,逐漸加重,雖靜臥而痛不減,遇陰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重,舌質淡,苔白膩,脈沉而遲緩。
治法:散寒行濕,溫經(jīng)通絡。
方藥:甘姜苓術湯加味。
濕熱腰痛證
證候:腰部弛痛,痛處伴有熱感,暑濕陰雨天加重,活動后或可減輕,小便短赤,苔黃膩,脈濡數(shù)或弦數(shù)。
治法:清熱利濕,舒筋止痛。
方藥:四妙丸加減。
瘀血腰痛證
證候:腰痛如刺,痛有定處,痛處拒按,晝輕夜重,輕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轉側,舌質暗紫,或有瘀斑,脈澀。部分病人有外傷、勞損史。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方藥:身痛逐瘀湯加減。
腎虛腰痛證
證候:腰痛隱隱,酸軟為主,喜揉喜按,腿膝無力,遇勞更甚,臥則減輕,常反復發(fā)作。偏陽虛者,則少腹拘急,面色(白光)白,肢寒畏冷,少氣乏力,舌淡,脈沉細;偏陰虛者,則心煩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紅,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弦細數(shù)。
治法:偏陽虛者,宜溫補腎陽;
偏陰虛者,宜滋補腎陰。
方藥:偏陽虛者,以右歸丸為主方;
偏陰虛者,以左歸丸為主方。
無明顯的陰陽偏虛者,可服用青娥丸。
例題:
患者腰部冷痛重著,轉側不利,逐漸加重。遇陰雨天加重,靜臥痛不減,舌苔白膩,脈沉。其證型是 | |
|
『正確答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