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苔燥裂:
舌象為苔色白,可薄可厚,顆粒粗糙而疏松,干燥且質硬,望之如砂石,捫之糙手,即為白糙苔,若顆粒較細,質地板硬,巳布有縱橫裂紋,稱白苔燥裂。
主病及相關研究:白苔和燥裂兩者亦可同現(xiàn)于舌面,故統(tǒng)稱白苔燥裂?傄騼葻岜┢,津液暴傷所致。多見于急性溫熱病,燥熱暴起,津液暴傷,真陰將竭,而苔色尚未及轉黃之時,若苔雖白裂,卻不甚干,常見于暑溫,暑熱傷氣,內夾濕濁。
《舌鑒辨正》:“白苔燥裂舌,乃因誤服溫補,灼傷真陰,無黃黑色者,真陰將枯竭舌,舌上無津,苔已干燥,故不能變顯他色!
白苔燥裂主病,主暴熱傷津;治宜生津瀉熱;主暑熱傷氣,內夾濕濁,治宜清暑益氣。
臨床多見于外感熱病和急性傳染性疾病人的舌象。常用的中成藥有:板藍根沖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