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藥
概述
本類藥均入血分,以歸心、肝、脾經(jīng)為主,尤以歸心、肝二經(jīng)者為多。均能止血,分別具有涼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澀止血及溫經(jīng)止血作用。
主要適用于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及創(chuàng)傷出血等體內(nèi)外各種出血病證。
鑒別用藥:
大薊、小薊
二藥共同功效是均能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廣泛用治血熱出血諸證及熱毒癰腫。
不同功效:大薊散瘀消癰力強(qiáng),止血作用廣泛,故對(duì)吐血、咯血及崩漏下血尤為適宜;小薊兼能利尿通淋,故以治尿血、血淋為佳。
鑒別用藥:
地榆、槐花
共同功效:涼血止血,治血熱妄行之出血諸證,因其性下行,以治下部出血證為宜。
不同功效:地榆涼血之中兼能收澀,凡下部之血熱出血,諸如便血、痔血、崩漏、血痢等皆宜;槐花無(wú)收澀之性,其止血功在大腸,故以治便血、痔血為佳。
鑒別用藥:
蘆根與白茅根
二藥共同功效:清肺胃熱而利尿,均可治肺熱咳嗽、胃熱嘔吐及小便淋痛。
不同功效:白茅根偏入血分,以涼血止血見(jiàn)長(zhǎng);而蘆根偏入氣分,以清熱生津?yàn)閮?yōu)。
用藥鑒別
三七 茜草 蒲黃
三藥均能止血,又能化瘀,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點(diǎn),可用治療瘀血阻滯之多種出血。
區(qū)別:三七作用較優(yōu),不僅止血力強(qiáng),化瘀力也較強(qiáng),為止血要藥,可廣泛應(yīng)用于各種出血證,同時(shí)也長(zhǎng)于活血定痛,為傷科要藥,用于跌打損傷和各種瘀血腫痛。茜草則能涼血化瘀止血,尤其適用于血熱夾瘀出血證,并能活血通經(jīng),可用于血滯閉經(jīng)、跌打損傷和風(fēng)濕痹痛等證;蒲黃化瘀止血并能利尿通淋,能治瘀血阻滯之心腹疼痛、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腹痛以及血淋澀痛證等。
鑒別用藥:
生姜、干姜和炮姜
三藥共同功效:均能溫中散寒,適用于脾胃虛寒證。
不同功效:
生姜長(zhǎng)于散表寒,又為嘔家之圣藥;干姜偏于祛里寒,為溫中散寒之主藥;炮姜善走血分,長(zhǎng)于溫經(jīng)而止血。
A1型題:
在下列藥物中,既能涼血止血,又能解毒斂瘡的是:
A.大薊
B.地榆
C.側(cè)柏葉
D.白茅根
E.苧麻根
【正確答案】B
功能涼血止血,尤善治尿血、血淋的藥物是:
A.大薊
B.小薊
C.側(cè)柏葉
D.槐花
E.地榆
【正確答案】B
治療血熱夾瘀的出血證,宜選用:
A.地榆
B.艾葉
C.仙鶴草
D.茜草
E.降香
【正確答案】D
止血藥中,能清肺胃熱的藥物是:
A.白茅根
B.小薊
C.槐花
D.紫珠
E.地榆
【正確答案】A
治療血熱所致之痔血、便血,宜首選:
A.小薊
B.艾葉
C.槐花
D.灶心土
E.白及
【正確答案】C
治療肺胃出血,宜首選:
A.槐花
B.小薊
C.地榆
D.白及
E.白茅根
【正確答案】D
既能收斂止血,又兼能補(bǔ)虛的藥物是
A.三七
B.仙鶴草
C.白及
D.炮姜
E.艾葉
【正確答案】B
治療虛寒性崩漏下血宜首選:
A.地榆
B.槐花
C.灶心土
D.炮姜
E.艾葉
【正確答案】E
止血藥中有小毒的藥物是:
A.三七
B.蒲黃
C.花蕊石
D.艾葉
E.檵木
【正確答案】D
B型題:
A.尿血血淋 B.便血痔血
C.崩漏下血 D.吐血咯血
E.外傷出血
1.艾葉善治:
【正確答案】C
2.白及善治:
【正確答案】D
考試簡(jiǎn)介 報(bào)名條件 報(bào)名方式 報(bào)名時(shí)間 考試時(shí)間 考試科目 考試題型 合格標(biāo)準(zhǔn) 考試機(jī)構(gòu) 證書(shū)注冊(cè) 技能考試 考試用書(sh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