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溫解表劑:
麻黃湯 干媽貴姓
炙甘草 麻黃(君) 桂枝 杏仁
功效: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風寒表實證。惡寒發(fā)熱,頭痛身痛,無汗而喘。
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發(fā)熱惡寒頭項痛,喘而無汗服之宜。
麻黃加術湯 麻黃湯加白術
功效:解表祛濕。
主治:外感寒濕,一身煩痛。
大青龍湯 將麻黃湯早使
生姜 炙甘草 麻黃 桂枝 杏仁 大棗 石膏
功效:發(fā)汗解表,清熱除煩。
主治:外感風寒,寒郁化熱。
三拗湯 干媽姓姜
炙甘草 麻黃 杏仁 生姜
功效:宣肺解表。
主治:外感風寒咳嗽。
桂枝湯 桂枝湯三勺
桂枝(君) 大棗 生姜 炙甘草 白芍
功效:解肌發(fā)表,調和營衛(wèi)。
主治:外感風寒表虛證。發(fā)熱頭痛,汗出惡風,鼻流清涕。
出汗異常,神經性頭痛,癲癇,產后發(fā)熱,人流術后發(fā)熱,經期發(fā)熱,高血壓,陣發(fā)性心動過速(心悸),無脈癥,怔忡、凍瘡。
桂枝湯治太陽風,芍藥甘草姜棗同;
解肌發(fā)表調營衛(wèi),表虛自汗正宜嘗。
桂枝加葛根湯 桂枝湯加葛根
功效:解肌發(fā)表。
主治:風寒表虛,項背強幾幾,汗出惡風。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 桂枝湯加厚樸 杏仁
功效:解肌發(fā)表,平喘止咳。
主治:桂枝湯證兼有咳喘者。
香蘇散:香蘇散用草陳皮 香附 蘇葉 陳皮 甘草
功效:溫散風寒,理氣和中。
主治:表寒氣滯,惡寒發(fā)熱,頭痛無汗,胸脘痞悶,不思飲食,脈浮苔白。
香蘇蔥豉湯 香蘇散加蔥白 豆豉
功效:發(fā)汗解表,調氣安胎。
主治:妊娠外感。
活人蔥豉湯 蔥豉湯加麻黃 葛根
功效:解肌發(fā)表。
主治:發(fā)熱惡寒較重,頭項強痛,無汗脈浮者。
九味羌活湯 防止秦瓊藏草地,細灑九味羌活湯
防風 白芷 黃芩 川芎 蒼術 甘草 生地 細辛 羌活(君)
功效:發(fā)汗祛濕,兼清里熱。
主治:外感風寒濕邪表證。惡寒發(fā)熱,頭痛無汗,身重酸痛,口苦微渴。
感冒,流感,蕁麻疹,寒濕頭痛,脅間神經痛,寒火牙痛,面癱,寒濕泄瀉,肌纖維組織炎。
九味羌活用防風,細辛蒼芷與川芎;
黃芩生地加甘草,發(fā)汗祛風力量雄。
大羌活湯 “四雙”兄弟知細草
羌活 獨活 防己 防風 黃芩 黃連 蒼術 白術 川芎 生地 知母 細辛 炙甘草
功效:發(fā)散風寒,祛濕清熱。
主治:風寒濕邪表證里熱較重者。
小青龍湯 心肝將喂小青龍 媽要下跪
細辛 炙甘草 干姜 五味子 (麻黃桂枝)君 白芍 半夏
功效:解表散寒,溫肺化飲。
主治:外感風寒,內停水飲。惡寒發(fā)熱,無汗喘嗽,痰白清稀。
過敏性鼻炎,喘息型肺炎,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感冒,流感,百日咳,胸膜炎,胸水,腹水,腎病性水腫,急性腎炎,寒濕痹痛。
小青龍湯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
外束風寒內停飲,散寒蠲飲效堪夸。
小青龍加石膏湯 小青龍湯加石膏
功效:解表化飲,兼治煩躁。
主治:外感痰飲,咳逆上氣,煩躁而喘,脈浮。
注意了:以后我說的“藥”或其諧音“要”就是指“芍藥(白芍或赤芍)”。加注“君”,在本方中為君藥。
射干麻黃湯 射干麻黃湯有五瓣新疆大紫花
射干 麻黃 五味子 半夏 細辛 生姜 大棗 紫菀 款冬花
功效:溫肺化飲,止咳平喘。
主治:痰飲犯肺,咳而上氣,喉中蛙聲。
射干麻黃亦治水,不在發(fā)表在宣肺;
姜棗細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
香薷飲 厚扁褥
厚樸 扁豆 香薷(君)
功效:祛暑解表,化濕和中。
主治:外感于寒,內傷于濕。身熱惡寒,無汗胸悶,腹痛吐瀉。 胃腸型感冒,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
新加香薷飲 盈聯(lián)新加厚扁褥 銀花 連翹 厚樸 扁豆 香薷
功效:祛風清熱,化濕和中。
主治:四時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