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證
郁證 |
郁證的概念 |
★ |
郁證的病因病機 |
★★ | |
郁證的診斷與病證鑒別 |
★★ | |
郁證的辨證論治 |
★★★ |
郁證的概念
郁證是由于情志不舒、氣機郁滯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緒不寧、胸部滿悶、脅肋脹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異物梗塞等癥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類病證。
郁證的病因病機
郁證病位主要在肝,但可涉及心、脾、腎。肝喜條達(dá)而主疏泄,長期肝郁不解,情懷不暢,肝失疏泄,可引起五臟氣血失調(diào)。
郁證的診斷與病證鑒別
病證鑒別
1.郁證之梅核氣與虛火喉痹 梅核氣多見于青中年女性,因情志抑郁而起病,自覺咽中有物梗塞,但無咽痛及吞咽困難,咽中梗塞的感覺與情緒波動有關(guān),在心情愉快、工作繁忙時,癥狀可減輕或消失,而當(dāng)心情抑郁或注意力集中于咽部時,則梗塞感覺加重。虛火喉痹則以青中年男性發(fā)病較多,多因感冒,長期吸煙、飲酒及嗜食辛辣食物而引發(fā),咽部除有異物感外,尚覺咽干、灼熱、咽癢,咽部癥狀與情緒無關(guān),但過度辛勞或感受外邪則易加劇。
2.郁證梅核氣與噎膈 梅核氣應(yīng)當(dāng)與噎膈相鑒別。噎膈多見于中老年人,男性居多,梗塞的感覺主要在胸骨后部位,吞咽困難的程度日漸加重。
郁證的辨證論治
肝氣郁結(jié)證
證候:精神抑郁,情緒不寧,胸部滿悶,脅肋脹痛,痛無定處,脘悶噯氣,不思飲食,大便不調(diào),苔薄膩,脈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氣暢中。
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
氣郁化火證
證候:性情急躁易怒,胸脅脹滿,口苦而干,或頭痛,目赤,耳鳴,或嘈雜吞酸,大便秘結(jié),舌質(zhì)紅,苔黃,脈弦數(shù)。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瀉火。
方藥:丹梔逍遙散加減。
痰氣郁結(jié)證(梅核氣)
證候:精神抑郁,胸部悶塞,脅肋脹滿,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膩,脈弦滑。
治法:行氣開郁,化痰散結(jié)。
方藥:半夏厚樸湯加減。
心神失養(yǎng)證(臟躁)
證候:精神恍惚,心神不寧,多疑易驚,悲憂善哭,喜怒無常,或時時欠伸,舌質(zhì)淡,脈弦。
治法:甘潤緩急,養(yǎng)心安神。
方藥:甘麥大棗湯加減。
心脾兩虛證
證候:多思善疑,頭暈神疲,心悸膽怯,失眠健忘,納差,面色不華,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細(xì)。
治法:健脾養(yǎng)心,補益氣血。
方藥:歸脾湯加減。
心腎陰虛證
證候:情緒不寧,心悸,健忘,失眠,多夢,五心煩熱,盜汗,口咽干燥,舌紅少苔,脈細(xì)數(shù)。
治法:滋養(yǎng)心腎。
方藥:天王補心丹合六味地黃丸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