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 切診
(一)脈診
小兒脈象,分 浮、沉、遲、數(shù)、有力、無力六種。 次數(shù)以成人一息6~7至為度,5至以下為遲,7至以上為數(shù)。
(二)按診
1、按頭囟 囟門隆凸,按之緊張,為囟填,多為風(fēng)火痰熱上攻,肝火上亢,熱盛生風(fēng);囟門凹陷,為囟陷,常因陰津大傷,若兼頭顱骨軟者為氣陰虛弱,精虧骨弱;顱骨按之不堅而有彈性感多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顱骨開解、頭縫增寬、頭大晗縮,囟門寬大者多為解顱,多屬先天腎氣不足或后天髓熱壅竭所致。
2、按頸腋 正常小兒在頸項、腋下部位可觸及少數(shù)綠豆大小之核,活動自如,不痛不為病態(tài)。
3、按胸腹 左側(cè)前胸心尖搏動處古稱虛里,是宗氣匯聚之所。搏動太強,節(jié)律不勻,為宗氣內(nèi)虛外泄;若搏動過速,伴喘促,為宗氣不繼。胸廓高聳如雞胸,后凸如龜背是為骨疳。
4、按四肢 高熱時四肢厥冷為熱深噘甚。
5、按皮膚 膚熱無汗為熱閉于內(nèi);皮膚干燥失去彈性,為吐瀉陰傷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