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jié) 怪脈
元危亦林《世醫(yī)得效方》“十怪脈”,去偃刀、轉(zhuǎn)豆、麻促“七絕脈”。
名稱 |
特征 |
臨床意義 | |
釜沸脈 |
脈 在 皮 膚 |
浮數(shù)之極,至數(shù)不清,如釜中沸水,浮泛無根 |
三陽熱極,陰液枯竭,主脈絕,臨死前脈象 |
魚翔脈 |
脈在皮膚,頭定而尾搖,似有似無,如魚在水中游動 |
三陰寒極,陽亡于外 | |
蝦游脈 |
如蝦游水,時而躍然而去,須臾又來,其急促躁動之象仍如前 |
孤陽無依,躁動不安之候,主大腸氣絕 | |
屋漏脈 |
脈 在 筋 肉 間 |
如屋漏殘滴,良久一滴,即脈搏極遲緩,濺起無力 |
胃氣營衛(wèi)將絕 |
雀啄脈 |
連連數(shù)急,三五不調(diào),止而復(fù)作,如雀啄食之狀 |
脾無谷氣已絕于內(nèi) | |
解索脈 |
乍疏乍密,如解亂繩狀,時快時慢,散亂無序 |
腎與命門之氣皆亡 | |
彈石脈 |
脈在筋肉下 |
如指彈石,辟辟湊指,毫無柔和軟緩之象 |
腎氣竭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