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jié) 椿根皮
椿根皮(一類):苦木科,苦、澀、寒,歸胃、大腸、肝經(jīng),斂清燥殺蟲。
苦澀性寒,走氣走血,收斂清涼,燥濕殺蟲之品。 生、炒炭用功異。雖收斂血不斂熱邪、濕邪。
功能:清熱燥濕止帶:生用治濕熱帶下、黃臭-黃芩、黃柏、蒼術(shù)、薏仁
(收斂) 炒用治寒濕帶下清稀,日久不愈-烏賊骨、炙蒼術(shù)、炒白術(shù)、茯苓、艾葉、炒山藥
澀腸止瀉止痢:炒用治久瀉久痢脫肛-訶子、烏梅、蓮子、芡實
生用治濕熱瀉痢便膿血-黃芩、黃連、木香
涼血收斂止血:炒用治痔漏便血不止
(功似側(cè)柏葉) 崩漏-側(cè)柏葉炭、槐花、地榆炭
月經(jīng)過多-三七、貫眾炭、烏賊骨
殺蟲:水煎內(nèi)服,治阿米巴原蟲痢-黃連、白頭翁、秦皮
蛔蟲之蟲積腹痛-苦楝皮
外用止癢,治疥癬瘙癢
另:近年來治宮頸癌-椿根皮煮湯+麥芽糖
用量:3~10g。脾胃虛寒者不宜服。
附:香椿皮(楝科):苦、澀、涼,功似臭椿皮,偏走血分,長于涼血收斂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