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jié) 川楝子、青木香和荔枝核
川楝子(楝科)、青木香(馬兜鈴科)、荔枝核(無患子科):
相同:
⑴均歸肝經(jīng)。
、评須庵雇矗胃挝笟鉁T證。
異: 凡氣滯血瘀痛
川楝子(二類):
⑴苦寒有小毒,兼清熱,善治肝胃氣滯兼熱者-川楝子+延胡索(固定)。肝胃氣滯有寒者或熱不盛者當(dāng)炒用-炒川楝子+延胡索。
、魄甯位-地黃、牛膝。
⑶殺蟲,治蟲積腹痛。
、惹謇陆?jié)駸,治濕熱小便不利?/P>
⑸外用殺蟲止癢,治疥癬。
⑹不宜過量,脾胃虛寒者當(dāng)炒用。
青木香(三類):唐以前指菊科木香。
、趴嘈奈⒑,長于止痛,肝胃氣滯痛重偏熱夾濕者用之最宜。
、朴行《荆舛緷,治飲食不節(jié)、腹痛吐瀉。治風(fēng)濕痹痛、濕疹、濕瘡。
、羌嫦[,治牙齦腫痛、毒蛇咬傷。
、冉笛獕海胃哐獕、肝陽上亢。
、善⑽柑摵卟灰藛斡茫荒苓^量,有腎病者忌用不能長期用。
荔枝核(三類):
、鸥蕼兀瑹o毒,行散,肝胃氣滯偏寒者用之為宜。
⑵兼散寒,治寒疝腹痛、經(jīng)寒、寒經(jīng)、產(chǎn)后腹痛、乳房脹痛。
、墙笛。入湯劑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