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 受體學說
一、受體
受體:是一類介導細胞信號轉導的功能蛋白質,能識別周圍環(huán)境中的某種微量化學物質,首先與之結合,并通過中介的信號轉導系統(tǒng),如細胞內第二信使的放大、分化、整合,觸發(fā)后續(xù)的藥理效應或生理效應。
配體:能與受體特異性結合的物質(內源性、外源性)。通過改變受體的構型而激活細胞內的信號轉導過程。
二、受體的特征
1.飽和性2.特異性3.可逆性4.高靈敏度5.多樣性
三、受體的類型
1.作用受體的藥物(配體)
(1)親和力:藥物與受體結合的能力
KD 解離常數(shù):引起50%最大效應時的藥物濃度或劑量,反比
pD2 親和力指數(shù), KD 的負對數(shù)。 正比
(2)內在活性:藥物激動受體產生效應的能力(α)
2.受體激動藥:
既能與受體結合又能激動受體產生生物效應的藥物
完全激動藥 α= 1
部分激動藥 α< 1
藥物與受體的親和力及內在活性對量效曲線的影響
A型題:部分激動劑的特點 k96、98 答案:D
A.與受體親和力高而無內在活性 B.與受體親和力高而有內在活性
C.具有一定親和力,但內在活性弱,增加劑量后內在活性增強。
D.具有一定親和力,但內在活性弱,低劑量單用時產生激動效應,高劑量時可拮抗激動劑的效應。
E.無親和力也無內在活性
3.受體拮抗藥:
與受體有較強親和力但幾無內在活性、不能產生生物效應的藥物 α= 0
競爭性拮抗藥
非競爭性拮抗藥
競爭性拮抗藥和非競爭性拮抗藥對激動藥量效曲線的影響
競爭性拮抗藥:使激動藥的量效曲線平行右移,但最大效應不變。
非競爭性拮抗藥:增加激動藥的劑量也不能使量效曲線的最大強度達到原來水平。
B型題
A.pD2 B.pA2 C.Cmax D.α E. tmax
1.反映競爭性拮抗藥對其受體激動藥的拮抗強度
2.反映激動藥與受體的親和力大小
3.反映藥物內在活性大小
答案:BAD
受體的調節(jié)
受體脫敏
受體增敏
第二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