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菌斑控制的用具,除外
A.菌斑染色劑
B.牙刷、鄰面清潔工具
C.牙膏
D.含漱劑
E.口服抗生素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菌斑控制的用具,除外”知識點進行考核】
2、牙齦炎區(qū)別于早期牙周炎的重要指標是
A.袋深度大于3mm
B.牙齦腫脹增生
C.牙齦易出血
D.附著喪失
E.牙槽骨嵴頂無吸收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通過兩者的定義可以看出是否有附著的喪失是區(qū)別兩者的重要指標。牙齦炎的炎癥僅僅局限于牙齦組織,如果炎癥進一步向深部發(fā)展,引起了牙周組織的破壞,就會發(fā)展成為牙周炎。早期的破壞即是附著的喪失。
【該題針對“第二單元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3、急性齦乳頭炎的一些臨床表現(xiàn)易與牙髓炎混淆,除了
A.明顯的自發(fā)痛
B.中等度的冷熱刺激疼
C.齦乳頭發(fā)紅腫脹,探觸痛明顯,易出血
D.脹痛
E.可有輕度叩痛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牙齦乳頭受到機械或化學的刺激,是引起急性齦乳頭炎的直接原因。①食物嵌塞造成牙齦乳頭的壓迫及食物發(fā)酵產(chǎn)物的刺激可引起齦乳頭的急性炎癥。②不適當?shù)氖褂醚篮灮蚱渌骶咛扪,過硬、過銳的食物的刺傷,鄰面齲尖銳邊緣的刺激也可引起急性齦乳頭炎。③充填體的懸突、不良修復體的邊緣、義齒的卡環(huán)尖以及不良的松牙固定等均可刺激齦乳頭,造成齦乳頭的急性炎癥。
【該題針對“急性齦乳頭炎的臨床表現(xiàn)”知識點進行考核】
4、急性齦乳頭炎的病因如下,除了
A.過強的冷熱刺激
B.過硬、過銳的食物刺傷
C.不恰當剔牙
D.食物嵌塞
E.充填體懸突,不良修復體邊緣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牙齦乳頭受到機械或化學的刺激,是引起急性齦乳頭炎的直接原因。①食物嵌塞造成牙齦乳頭的壓迫及食物發(fā)酵產(chǎn)物的刺激可引起齦乳頭的急性炎癥。②不適當?shù)氖褂醚篮灮蚱渌骶咛扪,過硬、過銳的食物的刺傷,鄰面齲尖銳邊緣的刺激也可引起急性齦乳頭炎。③充填體的懸突、不良修復體的邊緣、義齒的卡環(huán)尖以及不良的松牙固定等均可刺激齦乳頭,造成齦乳頭的急性炎癥。
【該題針對“第九章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試題來源:【口腔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寶典免費下載 】
|
|
5、急性壞死性齦炎應采用下列方法治療,除了
A.去除局部壞死組織并刮除大塊牙石
B.局部使用1%~3%雙氧水沖洗
C.常規(guī)全身應用青霉素
D.支持療法,并對全身因索進行矯治
E.口腔衛(wèi)生指導,建立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主要是需要控制厭氧菌。
1.去除局部壞死組織急性期應首先輕輕去除牙齦乳頭及齦緣的壞死組織,并初步去除大塊的齦上牙石。
2.局部使用氧化劑1%~3%過氧化氫溶液局部擦拭、沖洗和反復含漱,有助于去除殘余的壞死組織。當過氧化氫遇到組織和壞死物中的過氧化氫酶時,能釋放出大量的新生態(tài)氧,能殺滅或抑制厭氧菌。必要時,在清潔后的局部可涂布或貼敷抗厭氧菌的制劑。
3.全身藥物治療全身給予維生素C,蛋白質(zhì)等支持療法。重癥患者可口服甲硝唑或替硝唑等抗厭氧菌藥物2~3天,有助于疾病的控制。
4.及時進行口腔衛(wèi)生指導立即更換牙刷,保持口腔清潔,指導患者建立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以防復發(fā)。
5.對全身性因素進行矯正和治療。
6.急性期過后的治療急性期過后,對原已存在的慢性牙齦炎或牙周炎應及時治療,通過潔治和刮治術去除菌斑、牙石等一切局部刺激因素,對外形異常的牙齦組織,可通過牙齦成形術等進行矯正,以利于局部菌斑控制和防止復發(fā)。
【該題針對“急性壞死性齦炎治療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6、急性壞死性齦炎病變區(qū)細菌學涂片增加最多的厭氧微生物是
A.伴放線放線桿菌與梭形桿菌
B.梭形桿菌與中間普氏菌
C.牙齦卟啉單胞菌與螺旋體
D.梭形桿菌與螺旋體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急性壞死性齦炎壞死區(qū)的涂片和革蘭染色可見大量螺旋體和梭形桿菌,有助于診斷。慢性期細菌涂片無太大診斷價值。
伴放線放線桿菌見于局限性侵襲性牙周炎,中間普氏菌見于妊娠期齦炎,牙齦卟啉單胞菌見于慢性牙周炎。
【該題針對“急性壞死性齦炎”知識點進行考核】
7、診斷急性壞死性齦炎時除臨床特征外,常用的輔助診斷方法
A.活檢
B.細菌培養(yǎng)
C.壞死物及牙齦組織培養(yǎng)
D.病變區(qū)細菌學涂片
E.脫落細胞檢查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壞死物涂片檢查,可見大量梭形桿菌和螺旋體。
8、急性壞死性齦炎的發(fā)病特點不包括
A.常發(fā)生于青壯年
B.發(fā)病急,經(jīng)常與精神緊張有關
C.初起時齦乳頭充血水腫,個別出現(xiàn)潰瘍
D.進展快,牙間乳頭和邊緣齦壞死
E.病程長,牙齦出血,牙齒松動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本病起病急,病程較短,常為數(shù)天至1~2周,因此E的論述有誤。
1.好發(fā)人群 常發(fā)生于青壯年,以男性吸煙者多見。在不發(fā)達國家或貧困地區(qū)亦可發(fā)生于極度營養(yǎng)不良或患麻疹、黑熱病等急性傳染病的兒童。
2.病程 本病起病急,病程較短,常為數(shù)天至1~2周。
3.以齦乳頭和齦緣的壞死為其特征性損害 ①初起時齦乳頭充血水腫,在個別牙齦乳頭的頂端發(fā)生壞死性潰瘍,上覆有灰白色污穢的壞死物,去除壞死物后可見牙齦乳頭的頰、舌側(cè)尚存,而中央凹下如火山口狀。早期輕型患者應仔細檢查齦乳頭的中央,以免漏診。齦乳頭被破壞后與齦緣成一直線,如刀切狀。②病變迅速沿牙齦邊緣向鄰牙擴展,使齦緣如蟲蝕狀,壞死區(qū)出現(xiàn)灰褐色假膜,易于擦去,去除壞死組織后,其下為出血創(chuàng)面。③病損以下前牙多見。病損一般不波及附著齦。
4.患處牙齦極易出血 患者常訴晨起時枕頭上有血跡,口中有血腥味,甚至有自發(fā)性出血。
5.疼痛明顯 急性壞死性潰瘍性齦炎的患者常訴有明顯疼痛感,或有牙齒撐開感或脹痛感。
6.有典型的腐敗性口臭 由于組織的壞死,患者常有特殊的腐敗性惡臭。
7.全身癥狀 重癥患者可有低熱,疲乏等全身癥狀,部分患者下頜下淋巴結(jié)可腫大,有壓痛。
8.壞死物涂片檢查,可見大量梭形桿菌和螺旋體。
9.急性期如未能及時治療且患者抵抗力低時,壞死還可波及與牙齦病損相對應的唇、頰側(cè)黏膜,而成為壞死性齦口炎。在機體抵抗力極度低下者還可合并感染產(chǎn)氣莢膜桿菌,使面頰部組織迅速壞死,甚至穿孔,稱為“走馬牙疳”。此時患者有全身中毒癥狀甚至導致死亡。
10.若在急性期治療不徹底或反復發(fā)作可轉(zhuǎn)為慢性壞死性齦炎。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牙齦乳頭嚴重破壞,甚至消失,乳頭處的齦高度低于齦緣高度,呈反波浪狀,牙齦乳頭處頰舌側(cè)牙齦分離,甚至可從牙面翻開,其下的牙面上有牙石和軟垢,牙齦一般無壞死物。
【該題針對“急性壞死性齦炎”知識點進行考核】
9、白血病患者的牙齦病損常表現(xiàn)為
A.牙齦腫大,顏色暗紅發(fā)鉗或蒼白
B.齦緣處組織壞死,潰瘍
C.牙齦有明顯出血傾向
D.牙齦松軟脆弱
E.以上均是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白血病的牙齦病損可波及牙齦乳頭、齦緣和附著齦。主要表現(xiàn)為:
1.牙齦腫大,顏色暗紅發(fā)紺或蒼白,組織松軟脆弱或中等硬度,表面光亮。牙齦腫脹常為全口性,且可覆蓋部分牙面。由于牙齦腫脹、菌斑堆積,牙齦一般有明顯的炎癥。
2.齦緣處組織壞死、潰瘍和假膜形成,狀如壞死性潰瘍性齦炎,嚴重者壞死范圍廣泛,有口臭。主要是由于牙齦中大量幼稚血細胞浸潤積聚,可造成末梢血管栓塞,局部組織對感染的抵抗力降低所致。
3.牙齦有明顯的出血傾向,齦緣常有滲血,且不易止住,牙齦和口腔黏膜上可見出血點或瘀斑;颊叱R蜓例l腫脹、出血不止或壞死疼痛而首先到口腔科就診。及時檢查血象有助于診斷。
4.嚴重的患者還可出現(xiàn)口腔黏膜的壞死或劇烈的牙痛(牙髓腔內(nèi)有大量幼稚血細胞浸潤引起)、發(fā)熱、局部淋巴結(jié)腫大以及疲乏、貧血等癥狀。
【該題針對“第九章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10、下列可導致牙齦增生的藥物不包括
A.環(huán)孢素A
B.苯妥英鈉
C.硝苯地平(心痛定)
D.維拉帕米
E.硝酸異山梨醇酯(消心痛)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苯妥英鈉(大侖丁)、鈣通道阻滯劑、免疫抑制劑等是本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
癲癇患者長期服用苯妥英鈉,使原來已有炎癥的牙齦組織發(fā)生纖維性增生。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心痛定)、維拉帕米等和免疫抑制劑環(huán)孢素也可引起藥物性牙齦增生。硝苯地平為鈣通道阻滯劑,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具有擴張周圍血管和冠狀動脈的作用。環(huán)孢素為免疫抑制劑,常用于器官移植或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果鈣通道阻滯劑和免疫抑制劑兩藥聯(lián)合應用,會增加牙齦增生的發(fā)生率和嚴重程度。但藥物引起牙齦增生的真正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