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臨床表現(xiàn)
與受精卵著床部位、有無流產(chǎn)或破裂以及出血量多少與時間長短有關。
(一)停經(jīng)
1.停經(jīng):6~8周停經(jīng)。
2.腹痛:主要癥狀。伴有惡心嘔吐、肛門墜脹感。
3.陰道流血: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一般不超過月經(jīng)量。
4.暈厥與休克:腹腔內急性出血及劇烈腹痛,與陰道流血量不成比例。
5.下腹部包塊(盆腔或附件區(qū)血腫)。
(二)體征
貧血貌,血壓下降及休克表現(xiàn)。下腹有壓痛及反跳痛,叩診有移動性濁音,下腹可觸及包塊。
子宮略大,附件壓痛。后穹窿飽滿,有觸痛,宮頸舉痛明顯;附件區(qū)可觸及囊性腫塊,明顯觸痛。
四、診斷和鑒別診斷
(一)病史與體征
輸卵管妊娠在未發(fā)生流產(chǎn)與破裂,停經(jīng)及腹痛病史很重要。
(二)輔助檢查
1.陰道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簡單可靠的診斷方法。經(jīng)陰道后穹窿穿刺抽出血液,為暗紅色不凝固血液。
2.妊娠試驗:β-HCG檢測(多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血β-HCG,或酶聯(lián)免疫法測定尿β-HCG)。
3.超聲診斷:特點:子宮增大但宮腔內無孕囊;宮旁出現(xiàn)低回聲區(qū),有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動。
4.子宮內膜病理檢查:診刮的目的在于排除宮內妊娠流產(chǎn)。刮出物作病理檢查。
5.腹腔鏡檢查:提高異位妊娠的診斷準確性。休克禁作腹腔鏡檢查。
(三)鑒別診斷
與流產(chǎn)、急性輸卵管炎、急性闌尾炎、黃體破裂及卵巢囊腫蒂扭轉鑒別?蓮耐=(jīng)史、腹痛、陰道流血、有無休克及程度、體溫、盆腔檢查等情況及血紅蛋白(血色素)、后穹窿穿刺、β-HCG、B超等輔助檢查進行鑒別診斷。
五、治療
治療原則以手術治療為主,其次是非手術治療。
(一)手術治療
自體輸血條件:妊娠<12周、胎膜未破、出血時間<24小時、血液未受污染,鏡下紅細胞破壞率<30%。
(二)藥物治療
1.化學藥物治療:主要早期輸卵管妊娠。 ①無藥物治療的禁忌證; ②輸卵管妊娠未發(fā)生破裂或流產(chǎn); ③輸卵管妊娠包塊直徑≤4cm;
、苎隆獺CG<2000U/L; ⑤無明顯內出血。
常用藥:甲氨蝶呤用藥后14日尿HCG下降,腹痛緩解或消失,陰道流血減少或停止為顯效。
2.中藥治療:以活血化淤、消為治則。
(三)期待療法
適用于:①腹痛輕,出血少;②血HCG低于l000U/L;③輸卵管妊娠包塊<3cm或未探及;④無腹腔內出血。